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避暑、研學、康養”領跑暑期文旅市場

發布時間:2023-07-11 09:32:00來源: 工人日報

  坐索道觀美景、納涼玩水、住星空民宿、乘冷氣十足的摩天輪……連日來,重慶涪陵美心紅酒小鎮景區推出主題豐(feng) 富的夏日消暑旅遊路線,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性出遊。

  7月5日-7日,由武陵山文旅發展聯盟主辦,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hui) 承辦的2023武陵文旅大會(hui) 舉(ju) 行。這是本月重慶召開的第二個(ge) 全國旅遊盛會(hui) 。7月2日,由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八屆中國西部旅遊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落下帷幕。

  根據途牛旅遊網數據,今年暑期用戶出遊距離、出遊天數增長趨勢顯著。出遊距離方麵,國內(nei) 長線遊出遊人次占比為(wei) 61%。其次為(wei) 周邊遊和出境遊,占比分別為(wei) 19%和20%。

  記者了解到,為(wei) 滿足旅客不斷提升的個(ge) 性化、多樣化需求,熱門避暑地正積極探索新經驗,拓展文旅數字經濟、智慧旅遊、文化演藝、研學旅遊等經濟業(ye) 態,優(you) 化企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推動多元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遛娃”研學成為(wei) 消費增長新動力

  隨著暑假開始,四川達州的張先生帶著孩子來到美心紅酒小鎮研學遊。“我們(men) 自駕過來的,孩子放假了,帶他來這裏遛彎。”張先生說,10歲的孩子喜歡在水上樂(le) 園耍水清涼,在光影與(yu) 音樂(le) 交織的水上電音節衝(chong) 浪,感受音浪、水浪與(yu) 人浪合一,在燈火闌珊的濕地公園,觀賞水的光影流,感受古鎮千年曆史文化……

  近年來,研學遊逐漸步入大眾(zhong) 視野,暑期成了研學市場強勁複蘇的大好時機。攜程數據顯示,7月研學遊產(chan) 品訂單量環比6月增長四倍。在高溫加持下,今年重慶的暑期親(qin) 子遊也呈現出一些變化,追求“涼爽”“刺激”的水上項目花樣百出,帶娃避暑成了出行首選,研學遊市場也呈現強勁複蘇勢頭。

  “遛娃”需求成為(wei) 消費增長新動力。從(cong) 旅客結構看,去哪兒(er) 平台上18歲以下、34-43歲這兩(liang) 個(ge) 群體(ti) 占比最高,兩(liang) 者相加超過五成,其中兒(er) 童占比達到10%。

  近日,重慶市研學旅行產(chan) 業(ye) 研究院成立儀(yi) 式在重慶第二師範學院舉(ju) 行。在華文未來創始人餘(yu) 一途看來,研學遊受追捧的原因在於(yu) 教育觀念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認識到,單純的課程輔導並不能完全滿足孩子的全麵發展需求。研學遊則可以提供一種寓教於(yu) 樂(le) 的方式,以提高學習(xi) 質量和效率。

  避暑旅遊需求強勁

  連日來,北京、河北、河南等地已多次發布高溫預警。

  記者從(cong) 涪陵區文旅委了解到,作為(wei) “不夜重慶生活節”的一個(ge) 係列活動,美心紅酒小鎮將不定期開展趣味玩水嘉年華、水上音樂(le) 節、趣味啤酒節等主題消夏旅遊活動。

  中國旅遊研究院日前發布的《全國避暑旅遊發展報告》指出,中國避暑旅遊及相關(guan) 市場規模已達1.2萬(wan) 億(yi) 至1.5萬(wan) 億(yi) 元。持續的高溫下,避暑遊正成為(wei) 中國“夏日經濟”的新增長點。

  潑水、漂流、露營、采摘……2023重慶市夏季旅遊4日正式啟動。該市今夏推出200餘(yu) 項特色文旅活動、70餘(yu) 條旅遊線路、80餘(yu) 項惠民措施,讓民眾(zhong) “解鎖”夏日歡樂(le) 。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數據,重慶市民的避暑旅遊需求潛力約為(wei) 550億(yi) 元,占全市旅遊總收入25%左右,直接帶火了貴州、湖北、四川等周邊省市的避暑經濟。其中,去年暑期,重慶前往貴州的遊客就達568.49萬(wan) 人次,占貴州暑期旅遊接待總量近10%,居全國入黔遊客的首位。

  “經過近十年的培育,避暑旅遊已經完成了概念導入期,正在步入政策促進和商業(ye) 實踐的新階段。”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說,為(wei) 滿足旅客不斷提升的個(ge) 性化、多樣化需求,西南、西北、東(dong) 北等熱門避暑目的地正積極探索經驗做法。

  重慶市文化旅遊委副主任秦定波7月9日對記者說,今年夏季,重慶各區縣圍繞“水”做文章,將推出潑水、漂流、水上嘉年華等“清涼”玩法。

  與(yu) “熱”俱進尋找“詩和遠方”

  “打飛的”跟著演出去旅行、“夜經濟”點燃煙火氣、“清涼商品”銷售火爆……隨著來勢洶洶的高溫到來,全國各地文旅消費,同步升溫。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盛夏之時奔赴“詩和遠方”。

  在渝出席會(hui) 議的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向記者介紹,在這個(ge) 暑期,避暑、研學、康養(yang) 三大細分市場值得重點關(guan) 注。“麵對全國普遍高溫的天氣,人們(men) 的避暑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勁,各地針對避暑旅遊推出的服務也都更加完善。而備受關(guan) 注的研學旅遊市場不僅(jin) 僅(jin) 涉及山水自然風景,文化、科技、體(ti) 育等方麵也要跟上。”他說。

  近年來,重慶旅遊市場發展迅速。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重慶地域有旅遊企業(ye) 9.4萬(wan) 餘(yu) 家,其中成立於(yu) 1-5年的企業(ye) 占比達44.6%。

  “亟須加強公司現有產(chan) 品營銷宣傳(chuan) 整合力度,發揮現有門票、索道、酒店、演藝產(chan) 品優(you) 勢,建立產(chan) 品、網紅和自媒體(ti) 三大體(ti) 係,精耕重點市場和人群有效營銷,確保旅遊人數增長和公司整體(ti) 效益提升。”重慶武隆仙女山集團公司負責人說,為(wei) 了降低對門票經濟的依賴,公司在鞏固傳(chuan) 統主業(ye) 基礎上,加快“一張網”“一台戲”“一營地”孵化,積極拓展文旅數字經濟、智慧旅遊、文化演藝、研學旅遊等文旅經濟業(ye) 態,優(you) 化公司產(chan) 業(ye) 結構,推動公司多元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文化和旅遊部產(chan) 業(ye) 發展司司長繆沐陽稱,今年7、8月份,各地將舉(ju) 辦超3000項、約數萬(wan) 場次文化和旅遊消費促進活動,涵蓋戲劇節、消夏節、展覽季、美食露營、非遺展演、主題市集等多種活動形式,為(wei) 居民和遊客帶來好玩有趣的假日文旅體(ti) 驗。

  李國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