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建好北京“新兩翼” 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

發布時間:2023-07-14 09:3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光明日報記者 張景華 謝雲(yun) 開 董城 光明日報通訊員 張冉

  夏日,雨後初晴,位於(yu)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蒼翠欲滴,生意盎然。大運河蜿蜒,河畔“三大建築”以其滿滿的現代科技感和濃濃的藝術設計之美,引得參與(yu)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北京主題采訪活動的記者們(men) 嘖嘖稱歎。

  北京城市副中心劇院仿佛大運河畔的“文化糧倉(cang) ”,圖書(shu) 館聚合為(wei) 一方傳(chuan) 統書(shu) 畫的“赤印”,大運河博物館則是停靠在城市森海中的“運河之舟”,將千年前忙碌的運河圖景定格。

  將於(yu) 今年年底前投運的這“三大建築”,不隻是立足北京城市副中心,還將配合通州區與(yu) 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示範區,輻射整個(ge) 京津冀地區,發揮文化、教育、公共服務等功能。

  “無恙蒲帆新雨後,一枝塔影認通州。”千年古塔矗立,古老的運河依舊發揮著航運功能。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鍛煉的市民,在副中心“三大建築”前拍照的遊客,正享受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給生活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改變。

  如今,京津冀居民可選的交通方式越來越多,北京市通州區與(yu) 北三縣跨界道路已達10條,大運河京冀段全線62公裏實現旅遊通航,京津冀鐵路營業(ye) 裏程已達1.1萬(wan) 公裏,京津冀主要城市實現了1.5小時交通圈。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談起運河商務區“外聯內(nei) 優(you) ”特色,商務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任豔霞娓娓道來。副中心交通樞紐將成為(wei) 串聯首都國際機場與(yu) 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的重要節點,從(cong) 運河商務區出發1小時就可抵達雄安新區。

  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形成的北京“新兩(liang) 翼”,是未來城市發展的一種新選擇。

  走進被譽為(wei) “未來之城”的雄安新區,映入眼簾的是路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醒目標語。隻見各條街道規劃有序,功能區建築星羅棋布,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雄安新區居民“上家門口的北京名校”也在從(cong) 設想變成現實。7月7日,北京市第四中學、北京市東(dong) 城區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市北海幼兒(er) 園與(yu) 雄安新區管委會(hui) 簽訂委托辦學協議,標誌著北京援建河北雄安新區的三所“交鑰匙”學校從(cong) 建設配套進入開門辦學的新階段。

  走進雄安新區北海幼兒(er) 園,處處呈現出先進的設計理念:從(cong) 幼兒(er) 視角出發,設風雨觀察窗;在主樓內(nei) 部除了活動室外,還布局了美術、圖書(shu) 、科技探究、烘焙等專(zhuan) 業(ye) 教室。

  “整個(ge) 幼兒(er) 園還體(ti) 現‘紅牆綠樹白塔邊’的元素。”北京市工業(ye) 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總監檀軍(jun) 蕾介紹,“建築外圍用紅色牆麵,綠樹是綠化,白塔邊則是通過絲(si) 網印刷工藝將北海白塔印到玻璃上。”園中輪船形的“北海之星”遊樂(le) 設施,更拉近了北京、雄安兩(liang) 所校園間的距離。

  位於(yu) 雄安新區啟動區的雄安史家胡同小學,也是此次三所“交鑰匙”學校之一。該校總建築麵積22350平方米,整體(ti) 風格遵循雄安新區城市設計風貌,構思從(cong) 中國傳(chuan) 統書(shu) 院精神出發,營造出極具向心力和歸屬感的園林式教學空間。

  “援建三校的主要功能定位是服務疏解,師資麵向全國招聘,目前首批老師已招錄完成。正在進行學生預報名,將在今年9月開學。”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教育組組長王瑞誌表示,北京三校還將派駐優(you) 秀管理團隊,對學校進行大範圍教師輪訓,請雄安的教師到北京跟崗培訓、派業(ye) 務骨幹“上門服務”開展“雙師課堂”,共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7月12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與(yu) 雄安新區管委會(hui) 簽署辦醫合作協議,援建綜合醫院,解決(jue) 雄安新區居民的就醫問題。截至目前,北京“交鑰匙”援建的“三校一院”已全部委托北京市支持單位運營管理。

  雄安新區需要什麽(me) ,北京就主動支持什麽(me) 。教育醫療合作、高科技產(chan) 業(ye) 協同、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治理、金融服務……一件件關(guan) 係人民福祉的事情落地,大大提高了京津冀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北京“新兩(liang) 翼”,必將在未來展翅高飛。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4日 03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