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求職者入職體檢,費用到底該誰出?

發布時間:2023-07-19 10:30:00來源: 工人日報

  本報北京7月18日電 (記者楊召奎)“我是最近入職的這家單位,入職體(ti) 檢花了100多元,但入職後單位沒有報銷。”今天,在北京市朝陽區一家互聯網企業(ye) 工作的張女士對《工人日報》記者說,“我覺得這筆錢單位應該報銷,雖然沒多少,但能讓員工入職後感受到單位的溫暖。”

  北京市蘭(lan) 台律師事務所律師謝麗(li) 娜表示,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yu) 勞動合同直接相關(guan) 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就業(ye) 服務與(yu) 就業(ye) 管理規定》第七條規定,勞動者求職時,應當如實向用人單位提供個(ge) 人基本情況以及與(yu) 應聘崗位直接相關(guan) 的知識技能、工作經曆、就業(ye) 現狀等情況,並出示相關(guan) 證明。

  “求職者的健康狀況對於(yu) 履行勞動合同、完成工作任務有著重要的作用,是用人單位錄用人員的重要考察因素。”謝麗(li) 娜說,因此企業(ye) 要求求職者提供體(ti) 檢報告或者組織求職者入職體(ti) 檢於(yu) 法有據。

  那麽(me) ,入職體(ti) 檢費由誰出呢?記者調查發現,在招聘過程中,有的企業(ye) 要求求職者自費,有的企業(ye) 讓求職者先墊付等入職後予以報銷。值得一提的是,在某社交平台上,“入職交1180元的體(ti) 檢費”話題引發關(guan) 注,有網友懷疑其中有貓膩。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hui) 法室副主任王天玉表示,目前,隻有職業(ye) 健康體(ti) 檢,法律明確規定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對於(yu) 一般的入職體(ti) 檢費由誰出的問題,法律層麵缺乏全國統一規定,個(ge) 別地方政策有所涉及,但實踐中也存在爭(zheng) 議。

  記者注意到,原北京市勞動局《關(guan) 於(yu) 轉發勞動部〈關(guan) 於(yu) 嚴(yan) 禁用人單位錄用職工非法收費的通知〉的通知》第一條規定,用人單位在招收、錄用職工時,不得以任何名義(yi) 收取他們(men) 的集資、風險基金、抵押金、保證金、報名、培訓、體(ti) 檢等任何費用。有專(zhuan) 家指出,該規定隻是不允許用人單位收體(ti) 檢費,但未明確體(ti) 檢費由用人單位承擔。

  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shu) 網檢索發現,由於(yu) 金額不大,很少有員工單獨就入職體(ti) 檢費問題與(yu) 企業(ye) 打官司,但有多名員工在解除勞動合同等勞動爭(zheng) 議中附加請求企業(ye) 支付入職體(ti) 檢費。從(cong) 法院判決(jue) 來看,如果雙方並無約定,且員工在入職後對入職體(ti) 檢費問題未向公司提出過主張或異議,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沈建峰指出,考慮到體(ti) 檢主要是企業(ye) 為(wei) 了防止用工風險,同時為(wei) 避免過度體(ti) 檢,應明確由企業(ye) 承擔入職體(ti) 檢費。

  王天玉建議,政府部門、工會(hui) 組織及行業(ye) 協會(hui) 應引導企業(ye) 承擔入職體(ti) 檢費。此外,有關(guan) 部門應對求職者反映的1180元高額體(ti) 檢費問題進行調查,查實是否存在亂(luan) 收費或詐騙行為(wei) 。

  楊召奎(來源:工人日報)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