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讓民營企業逢山見路遇水有橋

發布時間:2023-07-24 09:5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

  讓民營企業(ye) 逢山見路遇水有橋

  ——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以“1187”體(ti) 係優(you) 化營商環境

  光明日報記者 陸健 劉華東(dong)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jun) ,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力量。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提出,“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優(you) 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全麵構建親(qin) 清政商關(guan) 係”,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you) 做強。

  日前,記者來到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看這個(ge) 常住人口63萬(wan) ,卻有超過10萬(wan) 家市場主體(ti) 的小城,如何通過規範政府部門自由裁量權,主動作為(wei) 、靠前服務,把構建親(qin) 清政商關(guan) 係落到實處,依法依規為(wei) 民營企業(ye) 解難題、辦實事。

   向“不能辦”說不

  說起民營經濟,路橋在宋朝時便有“無街不市、無巷不販、無戶不商”之說。改革開放後,路橋也是以商貿起家,成為(wei) 我國民營經濟重要先發地。全國第一家民營造車企業(ye) 、全國第一家民營金融機構、浙江首家小商品批發市場、浙江第一家自然人發起的上市公司都是在這裏誕生。企業(ye) 多了、發展久了,企業(ye) 家們(men) 也就想出與(yu) 政府所謂的“相處之道”——

  “辦不辦,快辦還是慢辦;罰不罰,多罰還是少罰,這裏有‘門道’。”

  “無論多小的事,找領導就對了。隻要領導關(guan) 心,事就辦得快。”

  “有的幹部廉潔有餘(yu) 、擔當不足。怕出事、怕擔責,什麽(me) 事都不幹。這種找了也沒用。”

  …………

  “幹部在廉政上出問題、企業(ye) 辦事習(xi) 慣找關(guan) 係,最核心的點在於(yu) 政府辦事人員的‘自由裁量權’上,規範好政府‘自由裁量權’,也就抓住了優(you) 化路橋營商環境的‘牛鼻子’。”當地黨(dang) 委主要負責人對記者說。這也是路橋啟動改革的初衷。

  7月18日,記者來到路橋區行政服務中心,“路路通親(qin) 情在線”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累計上報問題數、已辦結問題數、提級辦理問題數等。打開問題調度台,每一個(ge) 問題的辦理進度、經辦人員、反饋信息等,都清晰可見。

  該中心主任鍾巍告訴記者,路橋的改革就是從(cong) 這個(ge) 係統開始的。將企業(ye) 訴求及其辦理過程全程數字化、透明化和規範化,為(wei) 的是減少企業(ye) 與(yu) 政府工作人員的私下接觸。

  但改革效果並沒有立竿見影。2022年,企業(ye) 在該係統提交1945件訴求,竟有1087件都被回複“不能辦”。回複內(nei) 容籠統、敷衍,而滿意度卻是100%。

  “不提供不受理的理由、不按程序明確答複,企業(ye) 還得去‘找領導、找關(guan) 係’,又有多少‘不能辦’是通過這種方式變成‘可以辦’的?”想到此,路橋區繼續刀刃向內(nei) ,對經辦者說“不能辦”的1087件企業(ye) 訴求,不論大小,全部啟動“二次交辦”。同時升級交辦流程,首問負責人要填寫(xie) 說“不”的理由,科室負責人、分管領導和部門負責人逐級簽字確認。

  壹引其綱,萬(wan) 目皆張。新的流程下,1087件“不能辦”的訴求重新交辦後,1085件被順利完成。

  連部門“一把手”都說“不能辦”的事,這就結束了嗎?——等待“不能辦”的,還有“說‘不’評議”這一關(guan) 。

  6月1日,台州路橋潤達汽配有限公司反映“零地技改定位偏差”導致項目無法驗收辦證,被回複“不能辦”。6月25日,由路橋區人大組織的評議團對此進行評議,兩(liang) 個(ge) 小時麵對麵問答,流程細節被一一“拎出來”現場解剖。最終,評議團認為(wei) “定位偏差”過錯不在企業(ye) ,經辦部門負責人也當場表示想辦法予以辦理。

  經過不斷磨合與(yu) 總結,路橋區形成了由1個(ge) 親(qin) 清新型政商關(guan) 係指數、1個(ge) 數字化重大應用成果即“路路通親(qin) 清在線”平台,搭建政企溝通路徑、服務橋梁的“八大助企服務機製”,政企交往違紀違法行為(wei) “七必查”組成的一整套體(ti) 製機製,並給它起了一個(ge) 言簡意賅的名字:“1187”體(ti) 係。

  “‘1187’,諧音不就是‘一心一意幫企’嘛。”參與(yu) 改革的工作人員們(men) 紛紛說。

  助企惠企各顯神通

  一邊是機器隆隆的廠房,一邊是熱火朝天的工地。7月18日,記者來到浙江精力軸承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盼告訴記者,這片工地得以開工,多虧(kui) 了政府助力,解了企業(ye) 燃眉之急。

  今年1月份,精力軸承一期工程完工投產(chan) ,可因為(wei) 結構升級和市場變化,建設二期工程的資金鏈出現問題。精力軸承購買(mai) 的是一塊工業(ye) “標準地”,根據合同約定,全部完工才能辦理不動產(chan) 權證,所以也無法抵押融資。沒錢,二期建設就隻能擱置。為(wei) 了讓與(yu) 之有共性問題的企業(ye) 更快捷地盤活資產(chan) ,路橋區專(zhuan) 門進行了政策優(you) 化改革,幫助精力軸承辦理臨(lin) 時不動產(chan) 權證,順利融資啟動了二期建設。

  “1187”體(ti) 係的推廣和完善,在路橋一石激起千層浪,激活了各部門、各鄉(xiang) 鎮優(you) 化營商環境、幹事創業(ye) 的激情。他們(men) 調整機製、優(you) 化政策,競相比拚著助企惠企的廣度、速度和力度。

  在蓬街鎮,通過設置機關(guan) 助企員、企業(ye) 聯絡員和村社助跑員,讓機關(guan) 幹部與(yu) 企業(ye) 一對一結對子,同時按照產(chan) 業(ye) 配備“百曉長”“百曉小分隊”,在項目招商、企業(ye) 開辦、創新孵化、人才引育等方麵對接企業(ye) 需求,不斷跑出助企加速度。

  肯得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廠區附近排水管淤積,“下大雨時廠區院裏積水能有20厘米高”,厘不清哪個(ge) 部門負責,鎮裏就先墊資,雨季之前修理完畢。

  全順電驅動科技有限公司想擴大產(chan) 能,上報第二天就找到了合適的用地;變壓器燒壞了,2小時15分鍾換上新變壓器,“一點也沒耽誤趕工進度”。

  榮鵬氣動工具有限公司是一家老企業(ye) ,因上市需要對公司曆史沿革及財稅等相關(guan) 事項進行明確。“很多資料都得請區裏各部門出證明、蓋章,誰知道多久能辦完,可沒想到交給助企員,兩(liang) 星期就辦下來了。” 副總經理繆繼來說:“我們(men) 都沒自己出麵跑,跟助企員一說,就像點了個(ge) 外賣一樣,太方便了。”

  在司法領域,善意執行也讓很多瀕臨(lin) 破產(chan) 的企業(ye) “起死回生”。“有些金融糾紛案件,若‘違約即起訴’,可能讓陷入短期資金周轉困難的企業(ye) 直接猝死。”路橋區人民法院黨(dang) 組成員、執行局局長夏俏驊介紹,路橋法院創新“和合金融”糾紛多元治理模式,在充分保障債(zhai) 權人權益的前提下,隻限製產(chan) 權轉移、不限製財產(chan) 使用,讓企業(ye) 現金不斷流、生產(chan) 不停止、融資功能不消失,通過“喘口氣、回回血”,幫他們(men) 渡過難關(guan) 。“2022年化解的412件金融糾紛中,僅(jin) 有10件強製執行,換言之,402家企業(ye) 實現了經濟再生。給企業(ye) 一個(ge) ‘續命’的機會(hui) ,同時續的也是背後無數個(ge) 打工家庭的生計。”夏俏驊說。

  當地黨(dang) 委負責人對記者說,“1187”平台還在不斷完善中,新機製正層出不窮:包容審慎柔性執法、施工許可容缺辦理、高頻行業(ye) 企業(ye) “準入即準營”……開工申請材料由24件減少到7件,審批從(cong) 15個(ge) 工作日壓縮至1個(ge) 工作日,台州市日泉食品有限公司農(nong) 副食品加工項目甚至享受到了“被政府催著辦”的極速服務。

  “1187”效果怎麽(me) 樣,數據也在不斷更新——截至目前,“1187”體(ti) 係已解決(jue) 企業(ye) 線上訴求2425個(ge) ,平均辦結時間從(cong) 剛上線時的12.84天縮短至2.76天,滿意率達99.91%,結合企業(ye) 的高頻次需求和共性問題,共出台各類新政25個(ge) 。今年以來,截至5月,路橋製造業(ye) 投資增長52%,外貿出口增長34.3%,新增各類市場主體(ti) 8795家,有57家企業(ye) 表達了“回歸”意向,山東(dong) 裕航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等重大項目落戶路橋。

  從(cong) “找人辦事”,到“人追事辦”

  “審批流程再優(you) 化”“就業(ye) 惠企政策解讀”“發展黨(dang) 員流程導圖”……記者來到蓬街鎮便民服務中心時,一場培訓沙龍剛剛結束,參加沙龍的90餘(yu) 名機關(guan) 助企員、企業(ye) 聯絡員、村社助跑員和村居書(shu) 記已經離開,大屏幕上還顯示著沙龍的各個(ge) 主題。像這樣的活動,蓬街鎮已經舉(ju) 辦52次,累計2400多人次參加培訓。

  “1187”體(ti) 係的運行,不僅(jin) 改變著路橋的營商環境,豐(feng) 富著企業(ye) 的獲得感、幸福感,也在不斷改變著當地幹部的麵貌。

  蓬街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林杉告訴記者:“在基層,經濟發展是硬道理,一些負責宣傳(chuan) 、組織、紀檢工作的人員,如果不知道經濟運行是怎麽(me) 回事、企業(ye) 發展有何門道,那就是‘瘸腿’幹部,承擔助企員等工作,通過培訓、日常聯絡等,從(cong) 頭到尾了解企業(ye) 運行、貫通本地工業(ye) 產(chan) 業(ye) 鏈,有助於(yu) 幹部綜合成長。”

  為(wei) 了讓幹部放開手腳,路橋還建立了專(zhuan) 項容錯免責機製和專(zhuan) 項幹部考察機製,給幹部減壓、讓幹部敢為(wei) ,同時對表現突出的幹部在提拔使用、職級提升、評優(you) 評先等方麵優(you) 先考慮。據路橋區組織部幹部科科長陶高培介紹,2022年以來,圍繞經濟穩定提質等中心工作開展專(zhuan) 項考察4次,其中43人因表現突出被提拔或轉任重要崗位,53人職級晉升。與(yu) 此同時,對營商環境專(zhuan) 項考察評價(jia) 一般的幹部,適崗安置6人、待崗安置5人,轉崗安置12人。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路橋區一些政府辦事人員的潛意識裏,其實早已不再局限於(yu) “該不該辦”的價(jia) 值判斷和“可不可以辦”的技術性考量,而是直麵企業(ye) 提出的合理訴求,想方設法考慮“怎麽(me) 辦”。

  5月9日,台州市路橋區江南內(nei) 燃機配件廠因城區主路改造,大貨車無法進出廠區提交了“希望恢複原來道口”的訴求。區建設局經實地踏勘測試、評議團經綜合評議後,均作出“不恢複”的決(jue) 定,但評議結果同時也指出,“改造後確實給道路沿線企業(ye) 帶來不便,建議相關(guan) 部門做好廠區道路配套優(you) 化文章”。經回訪,該企業(ye) 負責人表示:我們(men) 充分理解部門的難處,也明白了政府是在盡力為(wei) 我們(men) 辦事。

  “即使因法律、政策等無法突破,我們(men) 也做好解釋工作。”路橋區財政局局長陳益民感受到,“1187”體(ti) 係激發了幹部想方設法為(wei) 企業(ye) 解決(jue) 難題的內(nei) 生動力。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24日 05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