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帶動全民健身
【成都大運會(hui) 來了】
光明日報記者 周洪雙 李曉東(dong)
“傳(chuan) 過來,跳起來,投中了!”盛夏的夜晚,四川成都青白江鳳凰湖體(ti) 育公園室外運動場上,加油聲、呐喊聲不絕於(yu) 耳,10個(ge) 籃球場全部爆滿。
2009年,鳳凰湖體(ti) 育公園室外運動場初步落成,場地由10個(ge) 籃球場、10個(ge) 羽毛球場和4個(ge) 網球場構成,有效填補了公共體(ti) 育場的空缺。成都大運會(hui) 籌備期間,運動場提檔升級,坑窪不平的場地變成了彈性聚丙烯拚塊地板,籃球架、羽毛球柱等設施設備煥然一新。
今年剛來成都工作的陳浩對球場讚不絕口:“這裏的運動氛圍非常好,隨便加入一支隊伍,打一場球就跟大家交上朋友了。”
隨著形式多樣、內(nei) 容豐(feng) 富的體(ti) 育賽事和全民健身活動不斷上演,成都掀起了全民“支持參與(yu) 共享大運”的熱潮。去年年底,成都已有體(ti) 育場地設施6.41萬(wan) 個(ge) ,建成5000多公裏天府綠道,植入體(ti) 育設施1700多處。
隨著健身場地持續增多,賽事運動氛圍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成都人在運動場上奔跑。網球場上,“平擊切削上弦”,球員瀟灑揮拍,動力十足;羽毛球比賽場館,“扣殺擋網逼反”,一個(ge) 個(ge) 精彩瞬間,讓觀眾(zhong) 忍不住鼓掌;街頭武術團裏,“抱拳起勢轉動”,愛好者一拳一腳剛勁有力,一招一式盡顯嫻熟;穿越城市、水體(ti) 、山林,一條條風景秀麗(li) 的綠道上,運動者們(men) 破風前行……
籃球、排球、滑板、騎行……群眾(zhong) “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成都湧動著全民健身的熱情,迎接大運會(hui) 的到來。“城市處處是賽場,我們(men) 都是運動員,追逐的就是身體(ti) 健康和城市美好。”陳浩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