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三省裝備製造業較快增長的背後
今年以來,東(dong) 北三省裝備製造業(ye) 增長引人注目——
上半年,遼寧省支柱行業(ye) 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2.6%,較去年同期提高17個(ge) 百分點;
前5個(ge) 月,吉林省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增速達22.6%。特別是在“陸上風光三峽”等建設的帶動下,新能源裝備製造企業(ye) 得到快速發展;
前5個(ge) 月,黑龍江省裝備工業(ye) 增加值增速達9.5%,其中哈爾濱市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ye) 產(chan) 值同比增長25.5%……
裝備製造業(ye) 是穩住工業(ye) 大盤的重要支撐,其增長對推動東(dong) 北經濟整體(ti) 向好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東(dong) 北三省裝備製造業(ye) 的較快增長,是老工業(ye) 基地推動轉型升級、奮力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生動注腳。
有深厚底蘊 方能厚積薄發
中國第一輛內(nei) 燃機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第一艘萬(wan) 噸輪船……擁有百年工業(ye) 發展史的東(dong) 北地區,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成為(wei) 國家重點建設的以裝備製造業(ye) 為(wei) 主的工業(ye) 基地之一。
進入新時代,依靠龐大的技術工人隊伍和雄厚的產(chan) 業(ye) 基礎,國產(chan) 首艘航母、跨音速風洞主壓縮機、“華龍一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等一批大國重器相繼在這裏問世。
“部分船舶交付期已經排到2027年。”今年以來,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chan) 管理部部長薑宏亮帶領的團隊一直馬不停蹄,“客戶選擇我們(men) ,最重要的原因是雄厚的產(chan) 品和技術積澱。”
“裝備製造業(ye) 具有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勞動密集特征,不僅(jin) 需要大量投入,而且生產(chan) 過程對技術和智力要素的依賴大大超過其他行業(ye) 。”遼寧社會(hui) 科學院副院長梁啟東(dong) 說。
作為(wei) 老工業(ye) 基地,東(dong) 北三省裝備製造業(ye) 門類齊全。以黑龍江省為(wei) 例,新中國成立以來,這個(ge) 省累計為(wei) 全國提供了三分之一的電站成套設備和一半的鐵路貨車。
在厚重基礎上,東(dong) 北三省持續完善高端裝備製造業(ye) 規劃布局。
遼寧以今年啟動實施的先進製造業(ye) 集群發展專(zhuan) 項行動為(wei) 契機,發展集成電路、航空裝備、數控機床、新能源汽車等22個(ge) 重點產(chan) 業(ye) 集群。
吉林在鞏固擴大傳(chuan) 統裝備製造業(ye) 優(you) 勢的同時,又做大做強集風電整機、電機、葉片、儲(chu) 能等設備為(wei) 一體(ti) 的新能源裝備產(chan) 業(ye) 鏈。
黑龍江著力打造國家重要的先進電力裝備、特種軌道交通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智能機器人、高端智能農(nong) 機等先進製造業(ye) 集群。
搶抓住機遇 方能贏得市場
東(dong) 北三省裝備製造業(ye) 起步最早、門類最齊全、集中度最高,但也麵臨(lin) 著遠離市場等挑戰。東(dong) 北三省推動裝備製造業(ye) 企業(ye) 跳出東(dong) 北,積極參與(yu)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搶抓機遇贏得市場。
今年2月底剛剛攜新產(chan) 品在巴西南美多式聯運展上與(yu) 全球500家軌道交通裝備製造企業(ye) 同台競技,5月初又在第三屆上海軌道交通技術論壇上推介磁浮列車新材料、新能源、新技術、新產(chan) 品,中車長客國家軌道客車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段洪亮今年格外忙,“開拓市場需要持續捕捉市場動態,抓住轉瞬即逝的機遇。”
今年以來,中車長客抓緊各種機遇向市場展示中車長客產(chan) 品,推進潛在合作,陸續簽訂了國內(nei) 外多個(ge) 訂單,中車長客的生產(chan) 線也一直保持著忙碌的生產(chan) 節奏。
一根根線條在計算機屏幕上飛舞,工作人員緊盯著屏幕,鍵盤和鼠標輕快地發出聲響,隨著線條輾轉騰挪,一張張施工圖紙被繪就出來,在大連重工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工程人員正緊張設計被譽為(wei) 船舶發動機“心髒”的曲軸。
“這幾年全球航運市場火爆,帶動造船業(ye) 快速發展,大連重工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深厚製造業(ye) 積澱的企業(ye) ,這時候就要放眼全球市場,發揮企業(ye) 配套能力強、性價(jia) 比高、服務周期短等競爭(zheng) 優(you) 勢,搶抓機遇贏得市場。”大連重工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煒說。
大連重工裝備集團曲軸公司的曲軸年設計生產(chan) 能力是150根,不過2023年的訂單量已經達到了170多根。目前,企業(ye) 正在進一步優(you) 化生產(chan) 流程,提高加工效率,並在現有廠房基礎上擴大產(chan) 能,以滿足市場需求。
在對接市場需求、發揮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優(you) 勢的同時,東(dong) 北三省還在積極搶占新材料、新能源等產(chan) 業(ye) 給裝備製造業(ye) 帶來的新發展機遇。
在吉林中車鬆原新能源裝備產(chan) 業(ye) 園,寬敞的車間裏一片火熱的生產(chan) 景象。“我們(men) 的生產(chan) 訂單已經排到年底了。”中車鬆原新能源裝備產(chan) 業(ye) 園葉片廠總經理劉慧說。
風大、日曬,一度被看作吉林西部的自然劣勢,吉林省卻緊抓綠色能源發展機遇,“無中生有”集聚新能源產(chan) 業(ye) ,近年來吸引中車集團在此創辦企業(ye) ,還帶動百餘(yu) 家上下遊配套企業(ye) 協同發展,打造“風”“光”產(chan) 業(ye) 鏈。
在黑龍江,“老字號”企業(ye) 的業(ye) 務和運營模式迎來積極變化。中國一重龍申(齊齊哈爾)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的葉片成型車間內(nei) ,一批為(wei) 龍江縣黑崗風場生產(chan) 的S89型風電葉片正在加緊製造。風電葉片製造項目不僅(jin) 成為(wei) 中國一重新的增長點,還將全麵提升齊齊哈爾市及周邊地區的風電新能源技術裝備核心製造和整機配套能力。
不久前,由大連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集裝箱船DE125在大連旅順下水,這是目前全球尺度最大、箱位最多的集裝箱船之一。
遼寧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陳虎表示,遼寧省正積極推動製造業(ye) 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通過轉型助力企業(ye) 提質增效。
瞄準數字化 方能破繭成蝶
在哈爾濱,“一五”時期建設的“三大動力”——電機廠、鍋爐廠、汽輪機廠,如今已發展壯大為(wei) 哈電集團。集團正開展一項名為(wei) “電站設備數字孿生課題”的項目——
當電站主機設備在工作,還有另一個(ge) 數字模擬設備同步運行,兩(liang) 者參數出現偏差時,模擬設備會(hui) 預警,進而發現實體(ti) 設備可能存在的問題。
數字化加持下,哈電集團加快從(cong) 傳(chuan) 統製造企業(ye) 向設備製造商、係統集成商、運維服務商轉型,為(wei) 客戶提供智能製造、遠程運維、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係統服務。集團創新與(yu) 數字化部總經理車東(dong) 光說,“十四五”期間,集團將投資10億(yi) 元建設“數字哈電”。
近年來,一批像哈電集團這樣的東(dong) 北“老字號”裝備製造企業(ye) ,通過擁抱5G、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和技術改造,實現“老中生新”,加快從(cong) 傳(chuan) 統生產(chan) 製造向智能製造轉型,拓寬業(ye) 務領域,改變運營模式。
激發數字化轉型活力,是東(dong) 三省裝備製造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路徑。
目前,遼寧已累計培育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標杆企業(ye) 30家,建成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152個(ge) 、應用場景1235個(ge) 。遼寧設立專(zhuan) 項資金支持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利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wei)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賦能增效,助其轉型升級。
黑龍江圍繞“上雲(yun) 、用數、賦智”,開展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專(zhuan) 項行動,加力推進5G、千兆城市、工業(ye) 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由哈電集團牽頭發起創建的發電裝備智能製造創新中心通過認定,成為(wei) 黑龍江首家省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
吉林今年公布《吉林省製造業(ye) 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2023—2025年)》,力爭(zheng) 用3年時間重點支持300個(ge) 以上“智改數轉”示範項目,建成1家至2家燈塔工廠、100家智能製造示範工廠、300個(ge) 省級智能製造數字化車間,推動有意願的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完成一輪“智改數轉”……
“超前布局、加快建設數字基礎設施,補齊短板、鍛造長板,充分發揮產(chan) 業(ye) 數字化的場景優(you) 勢和數字產(chan) 業(ye) 化的資源優(you) 勢,在加快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進程中,加速製造業(ye) 的‘數字蝶變’,東(dong) 北三省將在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新方向上繼續前進。”梁啟東(dong) 說。
(記者徐揚 白湧泉 馬曉成 強勇 郭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