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深化醫改“劃重點” 如何讓醫療服務體係從“有”到“優”?

發布時間:2023-08-01 09:38: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濟南7月30日電 題:深化醫改“劃重點”如何讓醫療服務體(ti) 係從(cong) “有”到“優(you) ”?

  新華社記者 董瑞豐(feng) 、李誌浩

  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8.2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主要健康指標居於(yu) 中高收入國家前列……十多年來,我國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著力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

  當前,深化醫改麵臨(lin) 哪些重點任務?老百姓有望在哪些方麵繼續提升獲得感?7月29日至30日在山東(dong) 濟南召開的2023全國深化醫改經驗推廣會(hui) 暨中國衛生發展會(hui) 議上,多名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盤點既往醫改清單,前瞻下一階段“路線圖”。

  “家門口”能否有更多優(you) 質醫療服務

  推動“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決(jue) ,一般的病在市縣解決(jue) ,頭疼腦熱在鄉(xiang) 鎮、村裏解決(jue) ”,是深化醫改的重要目標。

  目前,我國確定了125個(ge)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醫療服務“高地”覆蓋所有資源薄弱省份。2021年首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相關(guan) 專(zhuan) 科的跨省就醫,較2019年下降9.3%。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已基本完成規劃布局,下一步重點是推動建立與(yu) 之相適應的管理體(ti) 製和運行機製。”國家衛生健康委體(ti) 製改革司一級巡視員朱洪彪說。

  均衡布局優(you) 質醫療資源,基層的診療水平也在持續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國87.71%的縣級醫院達到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累計達到服務能力標準的鄉(xiang) 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超過3萬(wan) 家。

  朱洪彪表示,未來將繼續規劃建設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持續提升地市和縣級醫療水平,加強社區和農(nong) 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完善促進分級診療的體(ti) 製機製,促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

  著眼長遠,要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更多優(you) 質醫療服務,還需深化以公益性為(wei) 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

  此前,全國公立醫院已分別取消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如何夯實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基礎,同時保障公立醫院人員薪酬的來源、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成為(wei) 一項迫切任務。“下一步的重點是持續鞏固和完善運行新機製。”朱洪彪說。

  如何讓老百姓個(ge) 人自付負擔再減輕

  根據最新發布的2023年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醫保籌資標準,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為(wei) 每人每年640元。十年前,這個(ge) 標準是280元。

  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政府衛生支出和社會(hui) 衛生支出持續加大,個(ge) 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持續下降至27.7%。

  “但一些老百姓實際從(cong) 口袋裏拿出的看病錢,並沒有感覺到明顯減少。”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院長許樹強說,一個(ge) 重要原因是基本醫療保險報銷範圍外的費用負擔依然較重。

  一邊要繼續解決(jue) 看病貴,一邊是醫療服務價(jia) 格偏低、部分醫療機構出現虧(kui) 損,如何破題?

  不久前,經國務院同意,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其中明確提出要促進多層次醫療保障有序銜接。

  上海市依托“本市職工自願使用醫保個(ge) 人賬戶曆年結餘(yu) 資金購買(mai) 商業(ye) 醫療保險政策”規則,推出定製型商業(ye) 醫療保險“滬惠保”,2021年版投保人數達到739萬(wan) 人,截至2022年底累計賠付7.9億(yi) 元,成為(wei) 基本醫保的有效補充,助力群眾(zhong) 看病再“減負”。

  山東(dong) 省在實現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全覆蓋基礎上,2022年啟動居民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目前全省長期護理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112萬(wan) 人,位居全國第一,更好滿足重度失能人員的長期護理需求。

  許樹強認為(wei) ,深化醫改既要讓人民群眾(zhong) 從(cong) 自己口袋拿錢的花費越來越少,還要促進公立醫院的發展,可以考慮更多醫療費用由第三方支付的改革舉(ju) 措。在繼續發揮醫保基金基本保障作用的同時,積極推進普惠型商業(ye) 醫療保險、商業(ye) 健康保險、長期護理保險等發展。

  怎樣既“用好藥”也“供好藥”

  眼下,聚焦兒(er) 童用藥、罕見病用藥等,新一輪的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正在進行中。

  近年來,隨著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集中帶量采購等多項舉(ju) 措落地,341個(ge) 新藥以適宜的價(jia) 格納入目錄,集采藥品平均降價(jia) 超過50%,累計節約費用3000億(yi) 元左右。

  在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看來,集采的前期準備工作越發充分,方案設計越發嚴(yan) 密,惠及百姓的藥品和醫用耗材也越發豐(feng) 富。

  國家醫保局數據顯示,集采在推動藥品降價(jia) 的同時,也讓原研藥和通過仿製藥質量、療效一致性評價(jia) 藥品的比例超過90%,高質量藥品的可及性大幅提升。

  支持藥品研發創新,常態化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加強藥品供應保障和質量監管……聚焦醫藥領域改革和創新發展,一係列重點工作將在今年下半年持續推進,確保“供好藥”“用好藥”。

  國家衛生健康委體(ti) 改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今年將指導各省至少開展一次藥品、耗材的集中帶量采購,要求年底前實現國家和省級集采藥品數合計達到450個(ge) 。

  此外,據了解,促進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推進疾病預防控製體(ti) 係改革,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等,也將是下一階段深化醫改的重要內(nei) 容,年內(nei) 有望出台一係列指導性文件。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