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博物館煥新歸來
光明日報訊(記者周洪雙、李曉東(dong) )近日,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開館試運行。曆經近4年完成改擴建工程的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建築麵積達7萬(wan) 餘(yu) 平方米,展廳麵積上萬(wan) 平方米。新館展陳體(ti) 係由基本陳列、自然專(zhuan) 題展、藝術專(zhuan) 題展和臨(lin) 展特展構成。其中,三星堆發掘初期的部分文物也在基本陳列中重磅亮相,直觀展示出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和早期發掘的曆史。
四川大學博物館前身為(wei) 1914年創辦的華西協合大學博物館,是我國西南地區建立最早的博物館,也是我國曆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之一。入藏文物涵蓋32個(ge) 門類,其中人文類文物8萬(wan) 餘(yu) 件,動物標本14萬(wan) 餘(yu) 號,植物標本84萬(wan) 餘(yu) 份。
此次新館開放,基本陳列由自然篇、考古篇、民俗篇、民族篇四個(ge) 展廳構成,展示出一幅中國西南自然、曆史和人文畫卷。在“考古篇——曆史的斷麵”展廳,一個(ge) 由探溝複原場景與(yu) 組合式動態投影構成的展示空間,將觀眾(zhong) 帶回了20世紀30年代三星堆首次科學發掘的現場。
據介紹,2019年,成都市委市政府與(yu) 四川大學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則,整合原四川大學博物館和四川大學自然博物館,建設新的博物館。煥新歸來的四川大學博物館,成為(wei) 一座以展示曆史人文、自然生態為(wei) 主的一流綜合性開放型博物館。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03日 09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