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書寫英雄人物 詮釋時代價值——以“八一勳章”獲得者們為主題的圖書出版掃描

發布時間:2023-08-03 09:5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王宏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戴啟潤,係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出版專(zhuan) 碩研究生)

  “八一勳章”是我國於(yu) 2017年設立的軍(jun) 隊最高榮譽,授予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推進國防和軍(jun) 隊現代化建設中,作出巨大貢獻,建立卓越功勳,在全國、全軍(jun) 有深遠影響的軍(jun) 隊人員;一般每5年頒授一次,是我國國家功勳榮譽製度體(ti) 係“五章一簿”之一。目前,共頒授“八一勳章”2次,共有“八一勳章”獲得者13人:2017年授予麥賢得、馬偉(wei) 明、李中華、王忠心、景海鵬、程開甲、韋昌進、王剛、冷鵬飛、印春榮等10人,2022年授予杜富國、錢七虎、聶海勝等3人。而以他們(men) 的故事為(wei) 書(shu) 寫(xie) 對象的非虛構類圖書(shu) ,是社會(hui) 大眾(zhong) 學習(xi) 先鋒模範、感悟強軍(jun) 強國夢想重要精神力量的讀本。

  我們(men) 根據“全國圖書(shu) 館參考谘詢聯盟”“國家版本數據中心”數據的不完全統計,對“八一勳章”獲得者的非虛構類圖書(shu) 出版現狀做一鳥瞰。

  形式多樣,受眾(zhong) 廣泛的出版特征

  目前出版的102本“八一勳章”獲得者相關(guan) 的圖書(shu) 中,以非虛構文學、兒(er) 童文學、通訊集等為(wei) 主要類型。其中聚焦具體(ti) 某位“八一勳章”獲得者的有30本,聚焦全體(ti) “八一勳章”獲得者的有6本,其餘(yu) 則是與(yu) 黨(dang) 員、軍(jun) 人等相關(guan) 英雄模範人物合寫(xie) 的群體(ti) 性作品。這些圖書(shu) 具有多樣化的內(nei) 容呈現,除了以“八一勳章”獲得者們(men) 的生平事跡為(wei) 藍本而創作的非虛構文學作品和以集合收錄對“八一勳章”獲得者的人物報道為(wei) 主的新聞作品外,連環畫、英雄譜等圖文結合的創作形式也占有一定地位,如此則豐(feng) 富了內(nei) 容與(yu) 形式的表達,如連環畫出版社出版的連環畫《韋昌進》《麥賢得》,人民日報出版社的《功勳:“八一勳章”獲得者故事》等,在保持思想性的同時,更通俗易懂,利於(yu) 閱讀傳(chuan) 播。除此之外,也有科普性、知識性非虛構圖書(shu) ,以“八一勳章”獲得者們(men) 作為(wei) 親(qin) 曆者、見證者,參與(yu) 到重大的曆史事件中,不僅(jin) 能由此透視我國軍(jun) 旅、科技等多方麵的發展進步,也能對社會(hui) 大眾(zhong) 起到知識普及作用。譬如作為(wei) 宇航員的聶海勝、景海鵬,常常在相關(guan) 的科普、紀實類圖書(shu) 中出現,如《問天之路——中國航天發展紀實》《翱翔太空——中國載人航天之路》《太空日記》等。

  同時,“八一勳章”獲得者的非虛構類圖書(shu) 出版麵向廣泛多元的讀者群體(ti) 。麵向大眾(zhong) 讀者的,將英雄人物塑造和精神引導相互滲透,突顯其精神引領作用;麵向少年兒(er) 童的,重視在出版中滲透對少年兒(er) 童的榜樣教育、愛國教育,出版了一係列關(guan) 於(yu) “八一勳章”獲得者的兒(er) 童文學作品、圖畫故事、係列叢(cong) 書(shu) ,如接力出版社的“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叢(cong) 書(shu) 等,並附上有聲書(shu) 等相關(guan) 融媒體(ti) 內(nei) 容,以更好地適應青少年閱讀習(xi) 慣與(yu) 興(xing) 趣。

  真實性、文學性、新聞性的全麵結合

  “八一勳章”獲得者們(men) 為(wei) 主題的圖書(shu) 以非虛構文學為(wei) 主。在文體(ti) 上,以報告文學、傳(chuan) 記文學、紀實文學、新聞報道集等為(wei) 主要文體(ti) ;在敘事上,則均以“八一勳章”獲得者們(men) 的個(ge) 人生平事跡為(wei) 線索,間或穿插新聞圖片、手繪插圖,使讀者更能直觀感受英雄形象。以文學性的手法,呈現真實人物經曆為(wei) 藍本的非虛構文學,對作家的寫(xie) 作提出了較高的專(zhuan) 業(ye) 性要求。因而,當前“八一勳章”獲得者的相關(guan) 非虛構文學作品,多以專(zhuan) 業(ye) 軍(jun) 旅作家或新聞記者的寫(xie) 作為(wei) 主,呈現出專(zhuan) 業(ye) 寫(xie) 作為(wei) 主的景觀。他們(men) 通過豐(feng) 富的曆史資料和田野調查,力求挖掘最真實的、尚不為(wei) 人知的人物故事。譬如研究程開甲生平和思想的專(zhuan) 家熊杏林,曾撰寫(xie) 《創新·拚搏·奉獻——程開甲口述自傳(chuan) 》《程開甲的故事》《人民科學家程開甲》等多部非虛構作品,以人物研究的手段,非虛構的寫(xie) 作方式,將“核司令”程開甲的故事呈現在大眾(zhong) 眼前。

  以“八一勳章”獲得者們(men) 為(wei) 主題的非虛構類圖書(shu) ,不僅(jin) 僅(jin) 是對英雄模範人物生平事跡的據實記錄,更是展示出有血有肉、生動感人的故事,將真實性、文學性與(yu) 新聞性的要素相融合,並在人物刻畫的內(nei) 部包含紅色思想的內(nei) 核,更能賦予非虛構文學中國化的時代內(nei) 涵和精神意義(yi) 。紀實文學《腳印:人民英雄麥賢得》,著重描寫(xie) “鋼鐵戰士”麥賢得屬於(yu) 普通人的喜怒哀樂(le) 、局限與(yu) 成長,更突出妻子李玉枝這位“英雄背後的英雄”,將馬克思主義(yi) 英雄觀所蘊含的平民化、社會(hui) 化色彩灌注於(yu) 故事性的表現之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hui) 副會(hui) 長楊曉升評價(jia) 這本書(shu) 的價(jia) 值“不僅(jin) 是抒寫(xie) 麥賢得這個(ge) 英雄,而且通過塑造並推出李玉枝這位無名英雄,最大限度拓展了英雄故事背後更廣闊的思想含義(yi) 與(yu) 藝術空間”。

  為(wei) 國為(wei) 民、甘於(yu) 奉獻的主流價(jia) 值展現

  這些“八一勳章”獲得者完美詮釋了為(wei) 國為(wei) 民、執著堅守、勇於(yu) 奮鬥、甘於(yu) 奉獻的中國精神,他們(men) 是國家棟梁,是民族脊梁!他們(men) 在人生中所展現的精神,構成百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以初心和使命為(wei) 主線的精神譜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描繪他們(men) 事跡的非虛構類圖書(shu) ,鍛造了深刻的時代價(jia) 值觀。入選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的軍(jun) 旅報告文學作品《老兵王忠心》,描寫(xie) 印春榮緝毒事跡的公安部邊防局立項的重大選題報告文學《臥底醫生》,還有描寫(xie) 王忠心的《導彈兵王》一書(shu) ,不僅(jin) 在王忠心所在旅官兵中引發“學兵王”熱潮,更入選中央軍(jun) 委政治工作部重點規劃文學原創精品工程。均呈現出對於(yu) 此類圖書(shu) 所蘊含的主流價(jia) 值觀的認同和弘揚。

  總體(ti) 而言,當前我國“八一勳章”獲得者的非虛構出版,尚處於(yu) 發展期,並不斷向多元廣袤深入。當前出版的此類圖書(shu) ,正以構造軍(jun) 隊英雄的先鋒形象,發揮榜樣的先鋒模範作用,使讀者深刻感受其報國情懷與(yu) 奉獻精神,成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宣傳(chuan) 的重要部分。出版單位更應肩負起“舉(ju) 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xing) 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讓這類英雄模範人物的圖書(shu) 出版不斷向精品化、時代化邁進。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03日 11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