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李結“金果” 民宿聚人氣
脆李結“金果” 民宿聚人氣
——三峽庫區巫山縣綠色發展見聞
巫山地處三峽庫區水土保持功能區、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近年來,重慶市巫山縣嗬護綠水青山的同時深挖經濟效益,正把生態優(you) 勢持續轉化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優(you) 勢。
脆李成為(wei) “金果果”
長江奔流,巫峽滴翠。在巫山縣官渡鎮楊林村,碧綠的脆李掛滿枝頭。
正值巫山脆李采摘季。58歲的村民宋文明一家種了170多棵脆李樹,今年平均每棵結果100多斤。不久前,他接到一個(ge) 訂購大單,當天賣出去1475斤。
脆李在巫山已有上千年種植曆史,但過去一直未能形成規模。近年來,巫山將脆李作為(wei) 支柱產(chan) 業(ye) 進行培育,通過品種選育和技術改良,逐步提升了脆李的品質和種植規模。2023年,巫山縣脆李種植麵積達30萬(wan) 畝(mu) ,預計產(chan) 量13.5萬(wan) 噸,綜合產(chan) 值將突破18億(yi) 元。
巫山脆李既是“經濟李”,又是“生態李”,在富縣富民的同時,也在生態種養(yang) 循環、保持水土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
地處長江邊的曲尺鄉(xiang) ,過去土地石漠化嚴(yan) 重。近年來,當地在適宜地帶推廣種植較耐旱、易成活的脆李,將脆李作為(wei) 生態修複的樹種。如今,曲尺鄉(xiang) 長江兩(liang) 岸,脆李樹連片成蔭。
三峽宿集聚人氣
建平鄉(xiang) 柳坪村,幾棟由老屋翻新改造的“目涯巫山”民宿客房,坐落在江邊懸崖之上,與(yu) 神女峰隔江對望,“旦為(wei) 朝雲(yun) ,暮為(wei) 行雨”,宛如仙境。
3年前,這裏一片荒涼,不少農(nong) 房破敗、閑置。2020年3月,三峽集團、中國鄉(xiang) 村發展基金會(hui) 在巫山縣人民政府支持下,在柳坪村實施三峽集團鄉(xiang) 村旅遊幫扶經濟示範項目,將破敗的民房改造成特色民宿。
“項目在保持村莊原有風貌的同時,對村莊、民居進行了內(nei) 部改造。”民宿運營負責人劉傑說,村民深度參與(yu) 這個(ge) 示範項目,不但在民宿務工,還從(cong) 經營收入中分紅。
巫山縣縣長付嘉康說,三峽綠水青山,景色秀美,但要把遊客“引得來、留得住”,還需要完善業(ye) 態、做好配套。近年來,巫山縣打造“三峽院子”“三峽李園”“目涯巫山”等民宿,讓人們(men) 在美景中享受“慢生活”,過去的“過境遊”逐步轉變為(wei) “深度遊”。
讓山更青水更綠
巫山小三峽,“兩(liang) 岸猿聲啼不住”。遊船上的遊客驚喜地看到一隻隻獼猴在山間、枝頭跳躍。
獼猴歸來是巫山生態保護取得成效的縮影。過去,小三峽兩(liang) 岸森林破壞嚴(yan) 重,猴群棲息地變小,野猴數量在2000年左右銳減到不足百隻。
近年來,當地政府將峽穀兩(liang) 岸生活不便的群眾(zhong) 逐步搬遷,拆除猴群集中活動區域的碼頭,大規模植樹造林,定期為(wei) 猴群補充食物。如今,小三峽一帶野生獼猴數量達3000多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巫山多舉(ju) 措精心守護一江碧水、兩(liang) 岸青山。
巫山紅葉既能保持水土,又有很高的觀賞價(jia) 值。近年來,巫山縣在長江兩(liang) 岸啟動以紅葉樹種為(wei) 主的國土綠化提升行動,既修複了長江兩(liang) 岸生態,也讓三峽紅葉更集中連片。
三峽庫區基礎設施“欠賬”較多,地下汙水管網破損情況普遍。為(wei) 了不讓汙水流入長江,近年來,巫山縣投資12億(yi) 餘(yu) 元,對全縣地下汙水管網進行改造,並借助智慧監測手段,用數字化推動水治理。
“巫山將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讓生態農(nong) 業(ye) ‘綠出彩’、生態旅遊‘火出圈’、生態工業(ye) ‘產(chan) 出效’,加快建設生態優(you) 先新高地綠色發展示範區。”巫山縣委書(shu) 記曹邦興(xing) 說。
(據新華社重慶電 記者李勇、韓振、周文衝(cho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