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改大田 提升耕地作業條件 來看湖南汨羅小田“變形記”→
以丘陵地貌為(wei) 主的湖南省汨羅市從(cong) 2022年開始,在全市15個(ge) 鄉(xiang) 鎮推廣“小田改大田”共6萬(wan) 多畝(mu) ,這些新改的農(nong) 田今年的收成怎麽(me) 樣?種糧農(nong) 戶感受到了哪些變化?
小田改大田
耕地作業(ye) 條件全方位提升
在汨羅市亦仁村,種糧大戶吳安保正在收穀裝袋,這是新改農(nong) 田後,當地迎來的第一次收成,農(nong) 業(ye) 部門組織了工作人員按照稱重、除雜等環節進行現場驗收。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久前汨羅各地早稻開鐮後,他們(men) 就陸續對全部新改農(nong) 田進行現場驗收,通過產(chan) 量對比為(wei) 後續改田項目提供參考依據。
種糧大戶 吳安保:小改大第一年早稻產(chan) 量比往年就要多出100多斤每畝(mu) ,這意味著對我們(men) 大戶來說,就是增加了100多塊錢每畝(mu) ,我估計按這個(ge) 效益,再5年我可以把成本收回來。
吳安保所說的成本,是他為(wei) 了改田投入的資金。因為(wei) 對於(yu) 平原來說,丘陵地區改田成本更大,為(wei) 了解決(jue) 改田資金不足的問題,汨羅引入社會(hui) 資金一起參與(yu) 。亦仁村就是以五年免租金的形式將農(nong) 田集中連片流轉給大戶和新型經營主體(ti) ,來換取改田的投資。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改造前,亦仁村總共2865畝(mu) 農(nong) 田,分為(wei) 1004塊。從(cong) 種到收,村民們(men) 最大的感受就是累。耕作效率不高,土地裏很難賺到收益。而吳安保流轉後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全村1004塊小碎田改成346塊連片的大塊田,全方位改善提升耕地的作業(ye) 條件。
改田還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僅(jin) 亦仁村通過小田改大田就新增有效耕作麵積169畝(mu) ,而通過這樣的方式今年汨羅全市共計新增有效耕作麵積近3600畝(mu) 。通過小田改大田,一家一戶的農(nong) 民也將從(cong) 土地中得到更高的收入。
“數字農(nong) 田”帶動
各要素加快向鄉(xiang) 村匯聚
農(nong) 田改造之後,丘陵地變成了良田,增加了對各類新型經營主體(ti) 的吸引力。湖南汨羅當地也正通過數字化建設,讓土地、金融等要素加快集聚,目前汨羅新增已申報流轉麵積近20萬(wan) 畝(mu) 。
在汨羅市農(nong) 村產(chan) 權交易中心,今年以來已有來自江蘇、湖北、浙江等地共32批次大戶來到汨羅考察。
吸引外地大戶來種田,不僅(jin) 是因為(wei) 這裏田塊好了,也因為(wei) “看田選田”方便了。去年10月,當地農(nong) 村產(chan) 權交易中心成立,在這裏可以清楚看到每一塊流轉掛拍土地的全景地圖,以及麵積、價(jia) 格和流轉年限等信息。選中心儀(yi) 的地塊以後就能直接在網上下單。在這裏,土地資源變成有據可查的數字商品。
汨羅市農(nong) 村產(chan) 權交易中心負責人 曹玉霞:它像買(mai) 東(dong) 西一樣,像在其他地方的商品一樣,種糧大戶提交報名意向,我們(men) 交易中心審核通過後,就可以把這塊地拍下去了。
土地流轉加速的同時,當地還在探索開展與(yu) 之配套的金融服務。不少金融機構把櫃台窗口前移到產(chan) 權交易中心,讓大戶們(men) 可以一站式辦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