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讓成都大運更精彩
【大運走筆】
作者:殷泓
大運會(hui) 期間,走在成都街頭,一輛輛塗裝“熊貓”元素的氫能公交車在道路上往來運行,隨時隨地吸引著路人的目光。
這些大巴不僅(jin) “萌”,而且“省”。此次投入成都大運會(hui) 的氫燃料電池大巴,搭載由東(dong) 方電氣集團自主研發的氫燃料電池動力係統,係統最高效率達到61%,是普通內(nei) 燃機熱效率的1.5倍,平均百公裏氫耗低至4公斤,加氫一次可行駛450公裏。據估算,一輛氫燃料電池大巴每行駛100公裏,可減少約8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年減碳量超過70噸,相當於(yu) 4000棵樹的固碳效果。
和鋰電池大巴不同,氫燃料電池大巴采用氫氣作為(wei) 原料,隻排放純水且無二次汙染。實際上,為(wei) 大運會(hui) 保駕護航的這些新能源車輛不僅(jin) 有氫能車,還有純電車,真正實現了“零排放”。大運會(hui) 期間,成都總共將投入1340台新能源大巴和1000餘(yu) 台新能源小車作為(wei) 交通服務車輛,新能源車輛的使用比例創造曆屆大運會(hui) 之最。
秉持“綠色、智慧、活力、共享”的辦賽理念,這樣綠色、低碳的舉(ju) 措,在本屆成都大運會(hui) 中比比皆是。
成都大運會(hui) 新建場館均達到綠色建築二星級標準,利用多元化技術手段,實現場館低碳、節能、環保;既有場館則通過節能燈具替換,換裝空調係統等改造升級,優(you) 化自然通風和采光,實現場館高效節能。
成都大運會(hui) 雙流賽區的網球場館,一塊獨特的路標指示牌引人注目。它是一塊“有光就有電”的發電玻璃,在沒有接通任何外部電源的情況下,也能點亮LED燈。這種發電玻璃是成都一家光電材料公司自主研發的碲化鎘發電玻璃,讓普通玻璃從(cong) 建築材料變成可發電、可濾光的功能材料,從(cong) 源頭上減少建築碳排放。
為(wei) 了讓更多人近距離體(ti) 驗綠色大運,在許多場館裏,組委會(hui) 均設置了互動式的低碳魔方。低碳魔方有一人多高,像個(ge) 有一張“大嘴”的櫃子。賽事期間,觀賽市民將礦泉水瓶、易拉罐、紙杯等可回收廢棄物放進低碳魔方的“大嘴”裏,它就會(hui) 自動對物品進行掃描,打印出碳積分小票。觀眾(zhong) 憑小票可以兌(dui) 換相應的大運會(hui) 紀念品。
仔細品味,不難發現,綠色低碳已成為(wei) 成都大運會(hui) 最鮮明的底色。通過大運會(hui) 的積極推動和傳(chuan) 播,綠色低碳理念將會(hui) 更加深入人心。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04日 07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