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低買高收打官司,美國“禿鷲基金”這樣收割債務國

發布時間:2023-08-04 09:46:00來源: 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阿根廷、西班牙特約記者 闞山 巴潤石 環球時報記者 黃蘭(lan) 嵐 林小藝】“感謝中國政府提供的幫助!”這是阿根廷經濟部長馬薩當地時間周一發出的肺腑之言。他對外宣布:阿根廷政府將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償(chang) 還即將到期的27億(yi) 美元債(zhai) 務,其中10億(yi) 美元為(wei) 拉美開發銀行提供的資金,另外17億(yi) 美元將動用中國與(yu) 阿根廷貨幣互換協議下的等值人民幣支付。《布宜諾斯艾利斯時報》等阿媒認為(wei) ,阿中兩(liang) 國擴大貨幣互換協議可以解決(jue) 該國美元短缺的問題,“中國無疑助了一臂之力”。從(cong) 金融領域擺脫美國的“霸權陷阱”,是越來越多國家的迫切需要。其中的一個(ge) 背景是:從(cong) 南美多國到亞(ya) 洲的斯裏蘭(lan) 卡等國,從(cong) 歐亞(ya) 大陸的俄羅斯再到非洲的30多個(ge) 國家,都有美國“禿鷲基金”的身影。《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展開調查,厘清美國金融機構和利益集團如何利用“禿鷲基金”加重新興(xing) 市場國家的債(zhai) 務負擔,又如何利用“金融恐怖主義(yi) ”讓一些國家落入“霸權陷阱”。

  “經濟和金融的恐怖主義(yi) ”

  “禿鷲基金”(vulture funds)顧名思義(yi) 。“vulture”一詞本意“禿鷲”,在英文中也指“乘人之危的人或趁火打劫的人”。數十年來,美國一些銀行和投資者與(yu) 本國利益集團勾結,在多國製造債(zhai) 務危機,以攫取巨額財富。

  今年以來,阿根廷政府與(yu) 國際“禿鷲基金”之間的債(zhai) 務官司再度變熱。多家阿主流媒體(ti) 報道了紐約地方法院和倫(lun) 敦高等法院對阿根廷政府的不利判決(jue) 。2月28日,阿根廷最大報紙《號角報》報道說,紐約地方法院“下令阿根廷政府向‘禿鷲基金’付款”,該法院普雷斯卡法官判決(jue) 阿政府向多家投資基金支付總計1.383億(yi) 美元的債(zhai) 務本息。普雷斯卡還下令凍結阿根廷政府在紐約聯邦儲(chu) 備銀行的一筆資金,作為(wei) 該國償(chang) 還上述債(zhai) 務的擔保。

  4月5日,阿根廷《金融界報》發文稱“倫(lun) 敦高等法院裁定‘禿鷲基金’勝訴”。根據裁定,阿根廷政府須向多家“禿鷲基金”支付共13.3億(yi) 歐元的債(zhai) 務本息。上述基金持有阿根廷於(yu) 2005年和2010年在債(zhai) 務重組期間發行的“與(yu) GDP掛鉤的債(zhai) 券”。按照倫(lun) 敦判決(jue) 案的阿根廷辯護律師說法,自2005年首次發行“與(yu) GDP掛鉤的債(zhai) 券”以來,阿根廷已向其持有人支付了近百億(yi) 美元。

  這些消息激起阿根廷民眾(zhong) 的憤怒。長期從(cong) 事經濟新聞報道的阿根廷媒體(ti) 記者馬努埃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近年來阿根廷飽受債(zhai) 務問題困擾,通過發行外債(zhai) 從(cong) 國際市場融資的渠道幾乎被堵死,導致經濟調整空間受到嚴(yan) 重製約,阿根廷至今仍是拉美地區負債(zhai) 最重的國家之一。今年以來,阿根廷通脹創30年新高。受大旱影響,阿根廷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遭遇重創,僅(jin) 這一項損失預計就高達200億(yi) 美元。當前阿根廷政府正麵臨(lin) 貿易收支惡化、外匯儲(chu) 備下降加大等難題。此時“禿鷲基金”趁火打劫,再次試圖從(cong) 阿根廷央行攫取資源,體(ti) 現了美國為(wei) 自己私利不顧他國安危的金融霸權,加重了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家人民的苦難。

  上世紀90年代,美國的“新自由主義(yi) ”在阿根廷大行其道,阿政府利用國際低利率環境大量舉(ju) 債(zhai) 。2001年該國爆發金融危機,國家陷入總額高達千億(yi) 美元的債(zhai) 務違約。為(wei) 盡快走出債(zhai) 務泥沼,政府分別在2005年和2010年兩(liang) 次對違約債(zhai) 務進行“砍頭式”重組,折價(jia) 高達70%。當時約92%債(zhai) 權人接受重組。以美國埃利奧特管理公司旗下NML資本公司等為(wei) 代表的“禿鷲基金”借機抄底,從(cong) 未接受債(zhai) 務重組的債(zhai) 權人手中以約4800萬(wan) 美元的價(jia) 格購買(mai) 了麵額為(wei) 6.3億(yi) 美元的債(zhai) 券,要求全額回報。

  阿根廷政府特別是左派領導人執政時經常痛批“禿鷲基金”。阿根廷副總統克裏斯蒂娜今年4月6日在社交媒體(ti) 上說:“‘禿鷲基金’總是獲得不遵守法律的判決(jue) 。”克裏斯蒂娜2007年至2015年擔任總統期間,曾在2014年9月召開的聯合國大會(hui) 上痛斥“禿鷲基金”,指責其背後是“經濟和金融恐怖主義(yi) ”,因為(wei) “恐怖分子不僅(jin) 指引爆炸彈的人,也指那些破壞(他國)經濟穩定,製造饑餓、痛苦和貧困的人”。

  專(zhuan) 靠“落井下石”發財

  自2001年年底爆發金融危機以來,“禿鷲基金”對阿根廷經濟的傷(shang) 害就一直在延續。據報道,市場消息人士表示,阿明年3月31日仍有約7500萬(wan) 張“布雷迪債(zhai) 券”到期。在支付款項之前,阿根廷不能從(cong) 美聯儲(chu) 的賬戶中提取擔保。想厘清阿根廷的債(zhai) 務問題,至少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當時受美國大幅加息的衝(chong) 擊,阿根廷和許多拉美國家都出現了主權債(zhai) 務違約。1989年,時任美國財政部長布雷迪提出了解決(jue) 拉美債(zhai) 務違約問題的建議,推動阿根廷等國進行債(zhai) 務重組,在那次債(zhai) 務重組中發行的新債(zhai) 券,被稱作“布雷迪債(zhai) 券”。2001年,阿根廷再次出現經濟危機時,為(wei) 解決(jue) 舊債(zhai) 而發行的“布雷迪債(zhai) 券”也陷入違約。

  美國“禿鷲基金”對阿根廷政府的償(chang) 債(zhai) 官司中,最獲利的是共和黨(dang) 的狂熱捍衛者保羅·辛格。據報道,保羅·辛格目前資產(chan) 規模達550億(yi) 美元。僅(jin) 從(cong) 2001年到2016年,他就從(cong) 阿根廷違約債(zhai) 券中獲得24億(yi) 美元本息償(chang) 還。1977年,時年33歲的保羅·辛格創立了自己的投資公司——埃利奧特管理公司。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該公司一直在從(cong) 秘魯、剛果共和國等陷入困境的國家購買(mai) 債(zhai) 務。當別人指責這樣做缺少道義(yi) 時,保羅·辛格卻辯稱,這是“與(yu) 不遵守市場規律者鬥爭(zheng) ”。

  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發行債(zhai) 券是一種國家行為(wei) 。一個(ge) 國家發債(zhai) 時得到了國際資本,可用於(yu) 本國發展。有的國家後來經濟形勢不好,政府失去還債(zhai) 能力,就出現債(zhai) 務違約,這種情況在發展中國家是比較常見的,特別是在拉美國家很多見。債(zhai) 務違約後,通過談判進行重組,也是一種正常情況。多數債(zhai) 權人會(hui) 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接受重組。“禿鷲基金”就是看準這樣的機會(hui) ,對一些國家出手,或者說“落井下石”。

  麵對“禿鷲基金”的訴訟,阿根廷等國政府一般會(hui) 積極應訴,不應訴的話會(hui) 很快收到不利判決(jue) ,麵臨(lin) 還債(zhai) 壓力。但應訴的成本也非常高。阿根廷本國的律師一般不具備在紐約或倫(lun) 敦應對這種訴訟的能力,需要聘請國際水平的律師事務所,而這些律師的收費非常高。更重要的是,最後多數判決(jue) 還是有利於(yu) 債(zhai) 權人。當法官作出最終判決(jue) 後,阿根廷政府一般選擇還債(zhai) 。因為(wei) 如果不還債(zhai) 的話,該國政府在海外的資產(chan) 會(hui) 被凍結,如果國際融資渠道堵塞,就沒有條件再借新債(zhai) 了。

  今年1月以來,一家名為(wei) CRF的“禿鷲基金”在倫(lun) 敦法院起訴古巴政府和古巴中央銀行,要求古巴支付7800萬(wan) 美元的兩(liang) 筆貸款及其利息。這些款項最初是由歐洲國家的銀行在上世紀80年代貸款給古巴的,當時這筆信貸是以德國馬克借出的,而這種貨幣早已經不存在。有關(guan) 債(zhai) 務問題的專(zhuan) 家表示,如果古巴在這個(ge) 官司中輸了,可能需要向其他類似的債(zhai) 權人支付數十億(yi) 美元的欠款。在最壞的情況下,會(hui) 導致古巴在境外的資產(chan) 被凍結。古巴中央銀行負責人明確表示:“CRF不是古巴國家銀行或古巴的債(zhai) 權人,從(cong) 來都不是。”

  “禿鷲基金”已經讓很多拉美國家頭痛不已,如果再遇到“毒鏢”債(zhai) 權人則會(hui) 損失更為(wei) 嚴(yan) 重。2003年注冊(ce) 於(yu) 開曼群島的EM公司幕後所有者是美國著名的“禿鷲投機人”肯尼思·達特。達特成名於(yu) 巴西金融危機,當時他以麵值25%到40%的價(jia) 格購買(mai) 了大量巴西債(zhai) 券,一舉(ju) 成為(wei) 巴西政府第四大債(zhai) 權人。當時巴西政府正與(yu) 全球700多家銀行就債(zhai) 務重組談判,而達特一人就阻止這項談判達一年之久,最後巴西不得不用6億(yi) 美元贖回了他用3億(yi) 多美元買(mai) 去的債(zhai) 券。達特隨後又在俄羅斯和厄瓜多爾的金融危機中獲得暴利,這一連串動作使他贏得了“毒鏢”的綽號。

  散播謠言是其慣用伎倆(lia)

  “禿鷲基金”傾(qing) 向於(yu) 以低於(yu) 麵值的價(jia) 格購買(mai) 不良資產(chan) ,然後通過惡意訴訟尋求全額追討,獲得天文數字的利潤。觀察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幾十年來,“禿鷲基金”從(cong) 阿根廷、肯尼亞(ya) 、厄瓜多爾等多國攫取了大量資金。2005年,一些“禿鷲基金”公司將阿根廷告上美國法庭,要求阿根廷全額償(chang) 還債(zhai) 務本金和利息。在美國司法多次變相幹預阻撓下,2016年,美國法院最終迫使阿根廷達成協議,裁定該國必須償(chang) 還幾家主要“禿鷲基金”本息共計46.5億(yi) 美元,相當於(yu) 阿根廷當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0.83%。根據當年的協議,保羅·辛格的NML資本可以從(cong) 其約1.77億(yi) 美元的投資中獲得22.8億(yi) 美元,總回報率高達1180%。據媒體(ti) 報道,除了支付這筆巨額償(chang) 款外,阿根廷還得支付“禿鷲基金”打官司所產(chan) 生的法律費用。

  在《紐約時報》2016年4月發表的一篇名為(wei) 《“禿鷲基金”如何綁架阿根廷》的評論文章中,作者警告稱:“‘禿鷲基金’與(yu) 阿根廷達成的協議,將讓整個(ge) 國際金融體(ti) 係付出高昂代價(jia) ,因為(wei) 它在鼓勵其他基金也堅持(拒絕債(zhai) 務減記),使債(zhai) 務重組變得幾乎不可能。畢竟,如果債(zhai) 權人隻需等待就能從(cong) 一小筆投資中獲得極其高額的回報,那他們(men) 為(wei) 什麽(me) 還要接受減記呢?”

  在清華大學戰略與(yu) 安全研究中心特約專(zhuan) 家餘(yu) 翔看來,為(wei) 實現獲取高額利潤的目標,“禿鷲基金”還往往會(hui) 通過製造恐慌氣氛,進一步損害相關(guan) 國家的市場。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散播謠言是美國政府和“禿鷲基金”的一項慣用伎倆(lia) ,“當(一個(ge) 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不佳時,謠言和假新聞往往會(hui) 掩蓋事實,混淆視聽,從(cong) 而進一步惡化當地的市場前景,讓‘禿鷲基金’更有機可乘。”

  據英國《衛報》報道,被阿根廷人稱為(wei) “金融恐怖分子”和“禿鷲領主”的保羅·辛格,其掌管的基金上世紀90年代以1140萬(wan) 美元的折扣價(jia) 購買(mai) 了價(jia) 值2000萬(wan) 美元的秘魯違約債(zhai) 務,最終通過訴訟迫使秘魯政府支付約5800萬(wan) 美元的款項。

  為(wei) 了獲取利潤,美國“禿鷲基金”的債(zhai) 權人還經常用強硬手段。美國一家“禿鷲基金”曾試圖利用法律漏洞要求經濟陷入貧窮的非洲國家償(chang) 還債(zhai) 務。據《衛報》報道,這家“禿鷲基金”曾試圖將某非洲國家駐華盛頓大使館作抵押,逼迫該國政府支付首批債(zhai) 務。2012年,保羅·辛格的公司根據美國法院的命令,在加納扣留了一艘阿根廷海軍(jun) 艦艇,要求阿償(chang) 還違約的政府債(zhai) 券。有觀察人士分析認為(wei) ,保羅·辛格之所以屢屢得手,很大程度來源於(yu) 他熱衷政治活動,甚至被稱為(wei) 共和黨(dang) “最想要的捐款人”。

  “長期以來,美國華爾街金融勢力同美國國會(hui) 和聯邦政府關(guan) 係密切,有動力也有能力通過幹預國家法律和政策製定,維護其不當得利。”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張躍文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據介紹,美國“禿鷲基金”的訴訟行動通常是在美國法院展開的,美國法律也支持為(wei) 維護勝訴方利益而展開國際追索甚至國際製裁的國家行為(wei) 。由於(yu) 法院關(guan) 注的是具體(ti) 違約案件,而較少考慮具體(ti) 案件與(yu) 其他國家整體(ti) 主權債(zhai) 務重組的關(guan) 係,從(cong) 而在客觀上導致“保護一小撮,傷(shang) 害一大群”的後果。

  張躍文表示,“禿鷲基金”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活躍與(yu) 美國霸權、美國國內(nei) 法律的縱容、國際化資本市場有直接關(guan) 係,“在全球治理缺失和美國霸權肆虐國際金融市場的情況下,美國‘禿鷲基金’的行事風格可能越來越強勢。”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因為(wei) ‘禿鷲基金’在全球各地的行動不會(hui) 危害到美國國家利益,相反為(wei) 美國實施金融霸權和長臂管轄提供了機會(hui) ,使得美國以保護本國利益為(wei) 借口幹涉和擾亂(luan) 他國內(nei) 政。”

  相關(guan) 專(zhuan) 家認為(wei) ,在當前的全球經濟風雲(yun) 激蕩中,人們(men) 頻繁地看到美國政府與(yu) “禿鷲基金”債(zhai) 權人等金融大鱷聯手收割全球利益的身影。但美國從(cong) 來沒有反思過自己的所作所為(wei) 給其他國家帶來的深重災難,反而四處妄加指責中國在設“債(zhai) 務陷阱”。不過,美國的這些謊言,現在已無法再欺騙世人。阿根廷等越來越多的國家加深同中國在經貿、金融等領域的合作並特別感謝中國政府提供的幫助已經說明了一切。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