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群眾文化活動的“熱度高峰”
近幾年,現象級群眾(zhong) 文化活動逐漸湧現,引發極大關(guan) 注。部分地域性強的群眾(zhong) 文化活動有了風靡全國的影響力,百萬(wan) 人在場體(ti) 驗,上千萬(wan) 人乃至超億(yi) 人次在線參與(yu) ,當地居民喜愛,還有大批外地遊客奔赴。這樣的“熱度高峰”是如何造就的?記者進行了采訪。
熱忱是“第一桶金”
今年,因為(wei) 村BA爆火,貴州省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縣這座隻有幾十萬(wan) 人口的小縣城出名了。純粹、簡單、很快樂(le) ,是置身其中的人們(men) 常有的評價(jia) 。說到底,是樸素的熱忱有足夠的感染力。
除了村BA,台江縣還有許多頗有特色的群眾(zhong) 文化活動。如苗族姊妹節這樣一年一度的盛大民俗節日,散發著濃鬱的民族風情,打出了“愛在空氣裏”的響亮口號,現場火爆。
有著悠久曆史的苗族姊妹節並非一開始就有這般盛況。從(cong) 2021年開始,台江縣政府開始探索新的活動模式,由政府主辦逐漸轉變為(wei) 政府指導、協會(hui) 主辦、社會(hui) 參與(yu) ,活動中的鬥牛、民俗歌舞展演、苗族婚禮習(xi) 俗展示等項目委托第三方全麵策劃運作。老屯、施洞節區還舉(ju) 辦了傳(chuan) 統盛裝攔門迎賓、苗族踩鼓歌舞表演、五彩姊妹飯製作、苗族情歌對唱等活動。除傳(chuan) 統演藝外,當地還增加了超半程馬拉鬆賽等活動。
“我們(men) 的活動內(nei) 容是從(cong) 本縣苗族群眾(zhong) 的文化習(xi) 俗中提取的,參與(yu) 活動服務的也是本縣人。大家釋放的熱情就是我們(men) 最大的財富。”台江縣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熱忱造就了苗族姊妹節的開放性,也是當地民眾(zhong) 為(wei) 之自豪的“第一桶金”。每年一到活動舉(ju) 辦期間,貴州省內(nei) 外的遊客、體(ti) 育和攝影愛好者超20萬(wan) 人在台江感受著美好和浪漫,快意地舞著、唱著,讓人流連忘返。
把創新刻在基因裏
崇山峻嶺,溪水淙淙,詩意盎然,浙江省麗(li) 水市曾被譽為(wei) “最後的江南秘境”,而與(yu) 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樣享有盛譽的是鄉(xiang) 村春晚活動。
“自1981年麗(li) 水市慶元縣月山村誕生鄉(xiang) 村春晚以來,麗(li) 水的鄉(xiang) 村春晚一直紅紅火火,生機盎然,9個(ge) 縣市區幾乎所有的鄉(xiang) 鎮村莊都在自辦鄉(xiang) 村春晚活動。”麗(li) 水市文化館館長季彤曦表示,無論走過多少個(ge) 年頭,民間自發而成的麗(li) 水村晚始終有著極高的參與(yu) 度,全村男女老少齊登台,連家裏的鍋碗瓢盆、蔬菜、耕牛、老母雞都可以作道具。
2013年以來,在麗(li) 水文化部門的著力引導、培育和推廣下,麗(li) 水村晚的規模和水平有大幅提升,還啟動了鄉(xiang) 村文化藝術骨幹“四個(ge) 100”人才培養(yang) 工程,開展百名幫扶骨幹、百名村晚導演、百名村晚主持、百名村晚民星等培訓,進一步夯實基層文化人才基礎。
從(cong) 去年開始,麗(li) 水村晚又有新升級。“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推出了文藝賦美工程,我們(men) 就以此為(wei) 契機,創新推出了村晚夢劇場,讓村晚變為(wei) 全年隨時可以舉(ju) 行的文化派對,特別注重文旅融合。”季彤曦介紹,麗(li) 水許多景區成為(wei) 村晚的舞台,遊客也踴躍參與(yu) 互動,現場氣氛熱烈。
“下一步,我們(men) 要不斷探索,主要從(cong) 製度構建、模式創新、數字賦能、陣地重塑等方麵破解難題。”季彤曦向記者展示了麗(li) 水村晚出台的一係列建設規範。麗(li) 水村晚將進一步與(yu) 鄉(xiang) 村旅遊結合,強化IP屬性,並針對村晚服務監管難、資源共享難等痛點,推出相應的數字化應用。在“村晚夢劇場”線上版本,各村鎮隻需輸入演出和需求,就可以很快組織一場活動,獲取專(zhuan) 業(ye) 培訓。
舉(ju) 辦了40多年的麗(li) 水村晚,就是憑借著這樣刻入基因的創新意識,至今仍活力滿滿、備受歡迎。
講火候、重積澱
搞了快40年的群眾(zhong) 文化,湖南省文化館副館長周固堅統計了一下,辦了1180多場活動。“有些活動規模也許不是很大,但影響力很大。有些活動政府下了很大力氣,卻沒能實現預期效果。”多年來,周固堅一直是邊實踐邊研究。眼光敏銳的他,策劃和參與(yu) 的不少活動,不僅(jin) 當地群眾(zhong) 喜愛,還走出湖南,在多地“開花”。
2011年,湖南率先在全國推出原創廣場舞,當年的學習(xi) 人數就達到380多萬(wan) 。湖南省文化館用了3個(ge) 月,培養(yang) 了1萬(wan) 多名文化誌願者教練員。他們(men) 深入城鄉(xiang) 各處,下廠房,進學校,受到廣泛好評,線上學習(xi) 廣場舞的人數達到了180多萬(wan) 。2012年,湖南又推出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原創廣場舞,用的音樂(le) 是湖南的民歌名曲,如《劉海砍樵》《瀏陽河》等。緊接著,該館又推出廣場舞廣播體(ti) 操,“火”遍機關(guan) 單位和學校,很快在山西、廣西、天津得到複製。
近兩(liang) 年,周固堅參與(yu) 策劃的“我為(wei) 家鄉(xiang) 代言”鄉(xiang) 村文旅網紅大賽又熱了。第一屆有300多人參加,網絡點擊量達1.9億(yi) ;第二屆參與(yu) 人數翻了3倍多,全網點擊量達到5億(yi) 。“相當於(yu) 全國有5億(yi) 人看到了我們(men) 湖南的美麗(li) 鄉(xiang) 村。參與(yu) 者和觀看者主要是年輕人。”周固堅表示,鄉(xiang) 村文旅網紅大賽是點燃長沙旅遊熱的一根重要的“引線”。
“我們(men) 推出的活動和項目要與(yu) 老百姓的需求緊密貼合。”在總結經驗時,周固堅認為(wei) 群眾(zhong) 文化活動首重群眾(zhong) 基礎,也就是要觀察到群眾(zhong) 的內(nei) 生性文藝愛好,在此基礎上進行審美情趣的引導,適時發力。可以是一個(ge) 主題,但要有多個(ge) 支點的延伸,這樣才能常辦常新。
“快到村口看見一頭牛,進了村喝一碗攔門酒,跟著繡娘挑花刺繡。這些看似平常的場景,出現在合適的地方就能印進人們(men) 的腦海。我們(men) 很多活動舉(ju) 辦地的民宿一房難求,多半是因為(wei) 這種沉浸感。”周固堅認為(wei) ,好的群眾(zhong) 文化活動可以孵化大批優(you) 秀人才和作品,更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對於(yu) 群眾(zhong) 文化活動的帶動作用,周固堅深有體(ti) 會(hui) ,也對問題思考良多,認為(wei) 行業(ye) 的策劃人才缺口很大,業(ye) 務幹部多是注重單項業(ye) 務的鑽研,缺乏跨界思維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活動不是快餐,火起來的都是有積澱,這得慢慢“熬”。(本報記者 王 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