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債發行迎高峰 投資拉動有支撐
近期,陝西、廣東(dong) 、上海等多省市披露8月份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計劃。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作為(wei) 下半年財政發力的重要抓手,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將提速,8月起有望迎來供給高峰,對下半年基建投資需求形成支撐。
走進位於(yu) 雲(yun) 南省硯山縣的綠色鋁創新產(chan) 業(ye) 園,十餘(yu) 座廠房裏的電解鋁生產(chan) 設備正在有序運轉。新入駐企業(ye) 的工地上塔吊林立,工人們(men) 忙著裝修廠房、安裝設備。
“為(wei) 加快完善園區基礎設施,硯山縣近年來申報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資金項目4個(ge) ,申報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47.2億(yi) 元,項目建設順利推進,6400多畝(mu) 場地按期平整移交入園企業(ye) 使用。園區綠色鋁全產(chan) 業(ye) 鏈建成後,預計實現年產(chan) 值1500億(yi) 元。”園區相關(guan) 負責人對記者說。
專(zhuan) 項債(zhai) 券是地方項目建設的重要資金來源。財政部數據顯示,上半年,各地發行用於(yu) 項目建設的專(zhuan) 項債(zhai) 券21721億(yi) 元,上半年累計支持專(zhuan) 項債(zhai) 券項目近2萬(wan) 個(ge) 。其中,用於(yu) 市政建設和產(chan) 業(ye) 園區基礎設施7275億(yi) 元、交通基礎設施4211億(yi) 元。
不過,二季度以來,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節奏放緩。2023年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限額為(wei) 3.8萬(wan) 億(yi) 元,高於(yu) 2022年3.65萬(wan) 億(yi) 元。據中信證券研究團隊測算,截至8月7日,以3.8萬(wan) 億(yi) 元作為(wei) 全年發行額度目標的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的發行進度僅(jin) 為(wei) 68.8%。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專(zhuan) 家表示,受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靠前發力等帶動,今年以來基建投資保持平穩增長,但伴隨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節奏放緩,疊加地方財政承壓、有限預算更多向民生領域傾(qing) 斜,專(zhuan) 項債(zhai) 對基建投資的支撐作用有待進一步增強。
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強調,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加快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發行和使用。專(zhuan) 家表示,下一階段,在經濟修複邊際放緩、基數效應消退、穩增長政策預期升溫的背景下,將加快年內(nei) 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的發行使用節奏,推動早發行、早使用,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助力穩增長。
記者注意到,近期,多省市披露了8月份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計劃。8月9日,陝西省財政廳發布8月政府債(zhai) 券發行計劃共計251.9億(yi) 元,其中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券40億(yi) 元。此前,上海、河北、浙江等省市也明確8月發行計劃。
“根據Wind統計的7月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規模為(wei) 2457億(yi) 元,在全年3.8萬(wan) 億(yi) 元的發行限額下,則8月到12月剩餘(yu) 的發行限額為(wei) 1.25萬(wan) 億(yi) 元。”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8月發行節奏較7月邊際抬升,預計專(zhuan) 項債(zhai) 的剩餘(yu) 額度將在8、9兩(liang) 月較多發行,單月發行量或超六千億(yi) 。
業(ye) 內(nei) 指出,在“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的要求下,專(zhuan) 項債(zhai) 作資本金比例或有所上升。根據中誠信國際估算,若上升至10%,下半年預計約有1.5萬(wan) 億(yi) 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投向基建,理論上或可拉動基建投資約2.5萬(wan) 億(yi) 元。不過,實際撬動效應仍然受領域投向、有效項目儲(chu) 備情況、配套融資情況、項目建設進度等多因素限製。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奐劼表示,專(zhuan) 項債(zhai) 券加快發行和使用,專(zhuan) 項債(zhai) 資金使用效率也將提升。“當前穿透式監管正在全麵推廣,有助於(yu) 避免資金閑置,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充沛資金高效利用,有望持續數月推動實物工作量的形成,助力基建投資增速基本保持平穩。”羅奐劼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