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舉措推動高校基礎研究發展
央廣網北京8月14日消息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hui) 、北京市財政局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加快推動北京高校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引導高校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重點攻關(guan) 任務完善學科布局,構建基礎研究和人才培養(yang) 評價(jia) 體(ti) 係,壯大基礎研究後備力量,同時要加強科研學風作風建設,給坐住坐穩“冷板凳”的科研人員充分支持與(yu) 保障。
《意見》涉及分類優(you) 化高校基礎研究定位、係統優(you) 化高校基礎研究布局、深化高校基礎研究體(ti) 製機製改革、加強高水平基礎研究平台建設、建設高水平基礎研究人才隊伍、開展高水平國際交流合作等6方麵重要措施及30項重點任務。
在基礎學科建設布局上,《意見》提出,支持北京高校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基礎醫學等“雙一流”學科,重點支持新興(xing) 學科、冷門學科和薄弱學科發展,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和跨學科研究,構築全麵均衡發展的高質量基礎學科體(ti) 係。
在加強高水平基礎研究平台建設方麵,《意見》提出,要布局建設與(yu) 國家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錯位布局、相互補充、協同發展的基礎學科研究平台。發揮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引領示範,創新建設運行模式。
人才的培養(yang) 至關(guan) 重要。《意見》提出要建立健全基礎研究人才培養(yang) 機製,加大對基礎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養(yang) 使用戰略科學家,全球視野引進頂尖科學家,支持具有突出創新潛能的優(you) 秀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擔重任,不斷壯大科技領軍(jun) 人才隊伍和一流創新團隊。
此外,《意見》還提出,要開展高水平國際交流合作。鼓勵高校加強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創新主體(ti) 合作,打造北京高校科技創新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範式,增強國際影響力。廣泛開展具有國際重大影響的學術活動,高水平辦好北京高精尖論壇、北京實驗室論壇、北京人文論壇、北京卓越青年科學家論壇等科技交流活動,支持高校舉(ju) 辦一流國際學術期刊和高端國際科學會(hui) 議,打造世界級學術交流中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