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初心如磐 竭誠為民(權威發布)

發布時間:2023-08-17 09:43:00來源: 人民日報

  5名“最美應急管理工作者”代表與(yu) 中外記者見麵交流

  初心如磐 竭誠為(wei) 民(權威發布)

  本報記者 劉溫馨

  近日,中央宣傳(chuan) 部、應急管理部聯合授予2個(ge) 先進集體(ti) 和11名先進個(ge) 人2023年“最美應急管理工作者”稱號。8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ju) 行中外記者見麵會(hui) ,5名獲獎者代表受邀出席。

  危難時刻,書(shu) 寫(xie) 忠誠擔當

  災害事故發生後,總有一群“逆行者”向險而行,在人民群眾(zhong) 最需要的時候衝(chong) 鋒在前,為(wei) 維護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英勇奮鬥。

  “從(cong) 事消防救援工作15年,我共參加各類滅火救援任務3000餘(yu) 起,解救被困群眾(zhong) 400餘(yu) 人,執勤參加重大安保任務50餘(yu) 次。”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特勤支隊高米店站站長潘照虎說,能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救援隊的能力和擔當,再苦再累也值得。

  “‘風吹石頭跑、氧氣吃不飽、四季穿棉襖’是我工作地方自然環境的真實寫(xie) 照。”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安多縣應急管理局局長旦巴群培說,安多縣行政管轄麵積約10萬(wan) 平方公裏,最遠的鄉(xiang) 鎮離縣城336公裏,最遠的牧戶離縣城575公裏。“去年縣裏發生4.8級地震,我帶隊深入46戶牧民家中查看房屋受損情況,為(wei) 的就是排除所有安全隱患,讓老百姓安心!”

  “我們(men) 曾經一年撲救過87起森林火災,一天同時奮戰在4個(ge) 火場,最長連續鏖戰13個(ge) 晝夜,最遠也曾萬(wan) 裏馳援黑龍江火場。”雲(yun) 南省森林消防總隊昆明市支隊支隊長李孝忠說,自己從(cong) 事森林消防工作32年,每一場滅火戰鬥都是生與(yu) 死、血與(yu) 火的考驗,“我們(men) 會(hui) 繼續扛起職責使命,當好黨(dang) 和人民的‘守夜人’。”

  刻苦鑽研,練就過硬本領

  養(yang) 兵千日,用兵一時,應急管理隊伍勤鑽研、苦練功,練真功夫、硬本領。

  “20多年的應急救援實踐告訴我,打鐵必須自身硬。”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中原油田隊、普光隊隊長王慶銀說,應急救援工作是一個(ge) 不斷發展和變化的領域,新的技術和方法不斷湧現,隻有不斷學習(xi) ,才能更好適應。平時駐守在企業(ye) ,隊伍會(hui) 詳細了解危化企業(ye) 的生產(chan) 工藝流程,了解危化品的數量、種類、介質、理化性質以及處置方法。“隻有勤學苦練才能在發生險情、警鈴一響時,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找出各類工程結構的抗震脆弱性、采取科學有效的防災措施是我們(men) 麵對的課題。”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孫柏濤說,“讓防災更精準、更科學有效,就是我努力的方向。”從(cong) 事防震減災基礎研究和災害防禦實踐工作幾十年,他承擔了多項國家級任務和項目,主編和參編國家規範十餘(yu) 部。

  不忘初心,堅守應急使命

  作為(wei) 衝(chong) 鋒在前的戰士,應急管理人始終牢記“救民於(yu) 水火,助民於(yu) 危難,給人民以力量”的使命,在一次次赴湯蹈火中守護人民安全。

  “應急就是應戰!”王慶銀說,危險化學品事故一旦發生,破壞性比較強,後果比較嚴(yan) 重。要像備戰一樣做好日常的執勤、訓練,抓早抓小,才能化險為(wei) 夷,化危為(wei) 安。從(cong) 事應急管理工作以來,他累計參與(yu) 1200餘(yu) 起救援。“群眾(zhong) 的肯定就是對我的激勵,我熱愛應急管理這一神聖的職業(ye) 。”他表示。

  “這份職業(ye) 承載著守護人民的莊嚴(yan) 承諾,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李孝忠說,能成為(wei)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一員,我們(men) 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人民群眾(zhong) 的信任和肯定就是最大的動力。“隻要黨(dang) 和人民需要,我們(men) 一定義(yi) 無反顧、衝(chong) 鋒在前,不畏艱難、不辱使命。”

  “在完成一次次救援任務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這份職業(ye) 的價(jia) 值和意義(yi) 所在。”潘照虎說,未來將持續加強訓練,研究實戰戰法,鑽研職業(ye) 技術,不斷突破自我、挑戰極限,在黨(dang) 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能夠衝(chong) 得上、打得贏。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