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友誼膠粘帶集團有限公司深耕細分領域 做好每一卷膠帶
右圖:友誼新材料科技工業(ye) 園BOPP生產(chan) 車間內(nei) ,工人正在趕製訂單。 經濟日報記者 劉春沐陽攝
記者在福建友誼膠粘帶集團有限公司BOPP(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產(chan) 車間裏看到,一條條生產(chan) 線高速運轉,工人們(men) 正加緊趕製訂單。“一條生產(chan) 線每分鍾可生產(chan) 525米薄膜,每年產(chan) 能可達6萬(wan) 噸以上。”車間負責人謝誌敏說。
始創於(yu) 1986年的福建友誼膠粘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友誼集團”),是一家集研發、生產(chan) 、銷售和服務於(yu) 一體(ti) 的膠粘材料高新技術企業(ye) 。2022年,友誼集團的產(chan) 品BOPP膠粘帶入選第七批全國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產(chan) 品)名單。
小膠帶做出大文章,靠的是什麽(me) ?友誼集團董事長林子茂的答案是:專(zhuan) 注、創新、質量。“回顧公司30多年的發展曆程,我們(men) 始終依靠創新驅動發展,深耕行業(ye) 細分領域,推進精益化管理和質量體(ti) 係建設,打造企業(ye) 硬核實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中保持優(you) 勢。”林子茂說。
專(zhuan) 注膠粘行業(ye)
“自創辦以來,友誼集團深耕膠粘帶行業(ye) ,緊跟時代步伐開拓創新,逐漸發展成為(wei) 行業(ye) 龍頭企業(ye) 。”林子茂說,回溯企業(ye) 發展曆程,從(cong) 廢品回收到包裝材料生產(chan) ,再到膠粘帶生產(chan) ,友誼集團不斷轉型發展。
上世紀80年代,林子茂在福建省福清市龍田鎮友誼村經營一家廢品回收加工小企業(ye) 。其間,他發現包裝業(ye) 中的商機,於(yu) 1986年創立福清友誼包裝帶廠,專(zhuan) 門生產(chan) 打包帶,後來又將業(ye) 務範圍延伸到膠粘帶行業(ye) 。“在與(yu) 客戶接觸中我們(men) 發現,市場對膠粘帶的需求非常大,但生產(chan) 企業(ye) 卻很少,市場空間廣闊。基於(yu) 此,公司開始謀求向膠粘帶領域轉型。”林子茂說。
膠粘帶,俗稱膠帶,以布、紙、膜等為(wei) 基材。“雖然看起來很不起眼,但膠粘帶用途廣泛,應用於(yu) 建築、汽車、電子等領域。”林子茂說。
多年來,友誼集團秉持以市場需求為(wei) 導向、以客戶滿意為(wei) 中心、以高效服務創品牌為(wei) 發展理念,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鍛造自己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公司不斷擴大生產(chan) 規模,引進現代化造紙、薄膜、製膠、塗布生產(chan) 線,以及與(yu) 之配套的分切、複卷、包裝等先進設備。”林子茂告訴記者。
為(wei) 進一步提高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友誼集團不斷強化品牌管理、完善內(nei) 部管理,通過收並購和合作,整合產(chan) 業(ye) 資源,打造了膠粘帶生產(chan) 基地;通過標準化生產(chan) ,提高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和降低成本;抓住高端產(chan) 品發展趨勢,專(zhuan) 注於(yu) 自主創新、研發新品,不斷推動產(chan) 品轉型和升級。
一家企業(ye) 想要長遠發展,產(chan) 品質量是競爭(zheng) 的核心。“友誼集團成立以來,一直把產(chan) 品質量作為(wei) 企業(ye) 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發揚‘工匠精神’做好每一件產(chan) 品。”林子茂說,為(wei) 提升產(chan) 品質量,公司建立起從(cong) 原材料加工、生產(chan) 加工到包裝銷售等一套完整的品控體(ti) 係,對每一件商品都嚴(yan) 格檢測,嚴(yan) 格把好全產(chan) 業(ye) 鏈質量關(guan) 。
在抓產(chan) 品質量的基礎上,友誼集團還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多措並舉(ju) 拓銷路。友誼集團對產(chan) 品銷售進行全國布局,在福建、湖北、四川、陝西、雲(yun) 南、遼寧、安徽等省份建立分公司,以合理布局的營銷終端、快捷便利的物流運輸滿足客戶的訂單需求。專(zhuan) 業(ye) 服務使得公司的“朋友圈”越來越大,與(yu) 眾(zhong) 多企業(ye) 成為(wei) 戰略合作夥(huo) 伴。2022年,友誼集團產(chan) 值突破50億(yi) 元,同比增長近50%。
堅持創新攻關(guan)
“膠粘帶行業(ye) 的準入門檻並不高,但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中保持領先,必須把創新放在至關(guan) 重要的位置。”友誼集團副董事長、生產(chan) 技術負責人林子清告訴記者,為(wei) 提高企業(ye) 創新能力,公司持續完善創新體(ti) 係,著力打造創新生態鏈,形成完善的創新研發生態,並通過加大研發投入、精進技術水平,探索新技術,研發新產(chan) 品。
林子清介紹,在汽車維修行業(ye) ,安裝、更換玻璃時需貼膠帶用以固定。在剝離膠帶時,往往會(hui) 出現殘膠現象。公司經過大量科技攻關(guan) ,研發出汽車行業(ye) 專(zhuan) 用膠帶,解決(jue) 了殘膠問題。
“技術創新是企業(ye)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是企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要素。”林子清說,一個(ge) 新產(chan) 品的研發,背後是成千上萬(wan) 次的試驗,需要模擬各種不同環境下材料的變化。隻有通過不斷優(you) 化調整、比對分析,才能得到最優(you) 配方。
“比如和紙膠帶,它的作用是遮擋物體(ti) 。在高溫烘烤條件下,可避免破壞產(chan) 品表麵。以前,和紙膠帶都是從(cong) 國外進口的。我們(men) 下定決(jue) 心組織科技攻關(guan) ,最終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產(chan) 品。”友誼集團研發中心副總經理林克華說。
據介紹,公司堅持產(chan) 品創新,積極拓展產(chan) 品線,滿足多樣化市場需求。“公司已開發出BOPP膠帶、美紋紙膠帶、雙麵膠帶、和紙膠帶等7個(ge) 係列上百種產(chan) 品。”林克華說。
“自主創新,需要堅守,需要突破,更要舍得投入!”林克華說,為(wei) 了科技創新,公司不斷加大研發力度。2022年,友誼集團研發投入研發資金2.35億(yi) 元。
企業(ye) 的技術創新離不開人才支撐。友誼集團還積極引進專(zhuan) 業(ye) 人才,成立了專(zhuan) 家工作站。“研發人員的聚集加快了企業(ye) 創新發展步伐,產(chan) 品項目的增多也為(wei) 他們(men) 提供了創新的廣闊平台。”林克華說,在推進企業(ye) 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公司還與(yu) 多家高校開展科研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培養(yang) 適用人才,為(wei) 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積蓄動能。
“行業(ye) 的更新迭代速度越來越快,客戶需求越來越高。”林克華說,公司將繼續用好技術優(you) 勢,持續研發創新,提供更多創新產(chan) 品,不斷推動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
推進數字化改造
坐落於(yu) 福清江陰港城經濟區的友誼新材料科技工業(ye) 園,是專(zhuan) 業(ye) 膠帶生產(chan) 基地,由友誼集團在福清分散設立的4個(ge) 工廠整合而成,占地麵積達1363畝(mu) ,投資額約42億(yi) 元,精準培育和造就膠粘新材料產(chan) 業(ye) 群,建成自動化、規模化的膠粘帶產(chan) 業(ye) 鏈。
在友誼新材料科技工業(ye) 園的智能半成品倉(cang) 庫,機械臂在貨架中來回穿梭,有條不紊地完成取貨、出貨等各種操作;在公司生產(chan) 車間裏,智能化生產(chan) 線高速運轉,僅(jin) 有幾名員工值守。
友誼新材料科技工業(ye) 園總經理廖武告訴記者,公司通過開展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改造,實現生產(chan) 執行係統、倉(cang) 儲(chu) 管理係統等係統之間的數據集成共享;同時,公司積極開展數字化車間建設,通過技術改造,實現車間可視化管理,原料準備、生產(chan) 計劃信息、加工過程全部透明化、實時化,信息協同決(jue) 策效率大幅提高。
“同樣的工作,過去可能需要幾十個(ge) 人在現場,現在工人隻需要在控製室,所有設備可一鍵啟動。”廖武告訴記者,園區內(nei) 基本實現高度自動化。通過實施數字化改造,不僅(jin) 企業(ye) 規模和利潤得到提升,運行管理也實現全麵升級。
對於(yu) 數字化,廖武感受頗深。智能化是企業(ye) 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效益的必由之路。公司的數字化不是浮於(yu) 表麵的,而是體(ti) 現在解決(jue) 了一個(ge) 又一個(ge) 具體(ti) 的問題。“公司將把握住企業(ye) 轉型升級的時機,用好數字化這個(ge) 抓手,不斷打造自身的智能製造建設能力,為(wei) 行業(ye) 轉型升級持續貢獻力量。”他說。
此外,友誼集團取得今天的成績,同樣得益於(yu) 福清市優(you) 異的營商環境。“多年來,福清市及江陰港城經濟區各部門在技改提升、研發投入、知識產(chan) 權保護等方麵對友誼集團給予各項政策資金獎勵支持,輔導企業(ye) 朝著智能化、信息化及數字化轉型升級,並鼓勵、引領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道路。”廖武說。
一卷卷看似不起眼的膠帶,被友誼集團做成年產(chan) 值數十億(yi) 元的大生意。“我們(men) 將始終聚焦主業(ye) 、專(zhuan) 注實業(ye) ,時刻追蹤市場的最新動向,加快自主創新步伐,聚力核心技術攻關(guan) ,做好每一卷膠帶,助力推動中國膠粘帶行業(ye) 高質量發展。”林子茂說。(經濟日報記者 薛誌偉(wei) 劉春沐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