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建設清潔能源裝備產業集群——四川德陽“地標產業”加快崛起

發布時間:2023-08-23 10:02: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為(wei) 聯合國認定的清潔技術與(yu) 新能源裝備製造業(ye) 國際示範城市,四川德陽市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全市清潔能源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達360億(yi) 元,同比增長10.2%。

  加速建設世界級清潔能源裝備製造基地,已成為(wei) 德陽市高質量發展強大核心引擎。

  形成企業(ye) 雁陣

  作為(wei) 國家新型工業(ye) 化示範基地以及我國三大動力設備製造基地之一,德陽匯聚了國機重裝、東(dong) 方電機、東(dong) 方汽輪機、東(dong) 方風電、東(dong) 方宏華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ye) 。

  “近年來,德陽以產(chan) 業(ye) 高端化、集群化、綠色化、智能化、服務化為(wei) 主攻方向,積極探索構建‘源網荷儲(chu) ’高度融合的新型電力裝備發展路徑,加快能源先進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及產(chan) 業(ye) 化步伐,聚焦產(chan) 業(ye) 集群化,‘地標產(chan) 業(ye) ’正加快形成。”德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張貞龍說。

  在這裏,圍繞“源網荷儲(chu) ”,產(chan) 業(ye) 結構不斷優(you) 化,已基本形成清潔能源裝備全產(chan) 業(ye) 鏈——擁有以風電、水電、核電、氣電、太陽能、氫能、地熱能等為(wei) 主的“源”端裝備,以先進電網裝備為(wei) 主的“網”端裝備,以充電樁、節能電動機等為(wei) 主的“荷”端裝備,以及以抽水蓄能、空氣儲(chu) 能等為(wei) 主的“儲(chu) ”端裝備。

  在這裏,不僅(jin) “有”和“全”,而且實現了“多”和“優(you) ”。其中,常規水電與(yu) 抽水蓄能技術處於(yu) 世界先進水平;核電裝備“德陽造”占比位列全國第一;風電裝備出貨量位居全國前五,正在成為(wei) 西南地區發展新亮點;氣電裝備方麵,F級重型燃機市場占有率達40%,發電設備產(chan) 量累計超過6億(yi) 千瓦,占全國約三分之一,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德陽清潔能源裝備產(chan) 值達650億(yi) 元、同比增長10%。

  張貞龍介紹,德陽近些年圍繞“提擴培引”推動清潔能源裝備產(chan) 業(ye) 鏈融合發展,以進一步增強鏈主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力和帶動力,通過標準、技術等形式形成配套產(chan) 業(ye) 戰略聯盟,提升中小企業(ye) 專(zhuan) 業(ye) 化生產(chan) 、服務、協作配套能力。

  廣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德陽基地負責人王淮清告訴記者,得益於(yu) 德陽能源裝備產(chan) 業(ye) 的雄厚基礎,基地內(nei) 8家企業(ye) 與(yu) 德陽各大龍頭企業(ye) 配套,許多產(chan) 品還走出了國門。目前,在德陽,清潔能源裝備方麵除一批領軍(jun) 企業(ye) 之外,還有規模以上配套中小企業(ye) 240餘(yu) 家,包括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8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e) 181家,初步形成大企業(ye) 頂天立地、中小企業(ye) 鋪天蓋地的企業(ye) 雁陣。

  培育創新優(you) 勢

  6月7日,國內(nei) 單機容量最大的衝(chong) 擊式水電機組完成國產(chan) 化改造,在四川雅安金窩水電站成功並網發電,標誌著東(dong) 方電機自主研製的、具有全產(chan) 業(ye) 鏈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國產(chan) 化首台150兆瓦級大型衝(chong) 擊式轉輪成功實現工程應用。

  其實,對於(yu) 東(dong) 方電氣集團及其布局德陽的東(dong) 方電機、東(dong) 方汽輪機等幾家龍頭企業(ye) 來說,這種極具意義(yi) 的日子還有很多。2022年,全國評出的十大“國之重器”,就有兩(liang) 項來自德陽,分別是全球首台百萬(wan) 千瓦水電機組白鶴灘機組、國內(nei) 首台F級50MW重型燃機“G50”。

  2022年9月22日,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左岸8台單機容量百萬(wan) 千瓦機組全部投產(chan) 發電,這些全球單機容量最大功率水輪發電機組,以4個(ge) “一百”實現了我國高端清潔能源裝備製造的重大突破:單機容量100萬(wan) 千瓦,具有100%自主知識產(chan) 權,實現了100%國產(chan) 化,投運機組精品率達100%。

  “重型燃機是發電和驅動領域的核心設備,是一個(ge) 國家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的象征,也是最易被‘卡脖子’的關(guan) 鍵設備。”德陽市科技局副局長劉高陽說,“G50”由2萬(wan) 多個(ge) 零部件組成,與(yu) 同功率火力發電機組相比,一年可減少碳排放超過50萬(wan) 噸,一小時發電量超過7萬(wan) 千瓦時,可滿足7000多個(ge) 家庭一天的用電需求。

  據介紹,德陽市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優(you) 化配置創新資源,成功突破一批具有重大帶動和戰略引領作用、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和自主品牌的標誌性清潔能源裝備,部分產(chan) 品質量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3年,累計攻克清潔能源裝備領域關(guan) 鍵核心技術424項,其中68項達國際一流水平、21項技術填補國內(nei) 空白,研製了重大技術裝備首台(套)產(chan) 品140餘(yu) 項。

  在眾(zhong) 多創新成果背後起支撐作用的,是諸多高能級創新平台。長壽命高溫材料、大規模物理儲(chu) 能、先進極限製造工藝等51個(ge) 國家和省級清潔能源裝備領域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檢測中心等創新平台,在集聚創新資源、匯聚創新資本、凝聚創新人才、孵化創新企業(ye) 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加速能級躍升

  “我們(men) 通過建立供應商、企業(ye) 、客戶相互協同的數字化供應鏈,開展產(chan) 品遠程監測和智能運維服務,實時監控園區安全、能源、環境數據,實現人員、技術、資源、製造、產(chan) 品全領域數據互聯互通,使生產(chan) 效率大幅提升、製造成本不斷降低、產(chan) 品質量持續改善。”在東(dong) 方汽輪機公司,東(dong) 汽數字化與(yu) 智能製造部副部長易泰勳告訴記者,數字化轉型貫穿東(dong) 汽全業(ye) 務。

  東(dong) 汽葉片車間的壓氣機葉片生產(chan) 線,是目前國內(nei) 唯一、全球領先的葉片加工黑燈產(chan) 線,5G、工業(ye) 互聯網、數字孿生、機器視覺等先進數字技術廣泛應用於(yu) 此,產(chan) 品質量合格率提升至99%,設備利用率提升至90%;焊接車間聚焦核心產(chan) 品,使汽輪機高溫部件、輔機換熱器、複雜精密構件實現了智能製造,引領行業(ye) 開啟“零缺陷、零變形、零排放”的“三零”焊接新模式;總裝車間創造了東(dong) 汽獨有的數字化裝調檢測技術,在業(ye) 內(nei) 率先實現了由裝實物向裝數據的轉變,車間綜合產(chan) 能提升67%。

  有60多年曆史的東(dong) 方電機公司,通過持續推進數字化建設煥發出勃勃生機。東(dong) 方電機大型清潔能源裝備重型製造車間建成於(yu) 上世紀90年代。近年來,該車間已改造成集機器人焊接等先進工藝技術為(wei) 一體(ti) 的新一代清潔能源重型裝備車間,極大提升了產(chan) 出效率。

  龍頭企業(ye) 如此,配套企業(ye) 亦然。四川德蘭(lan) 航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cong) 事航空難變形金屬材料環形鍛件研發、生產(chan) 的高新技術企業(ye) ,在其各個(ge) 車間,幾乎見不到在生產(chan) 線上操作的工人。該公司綜合部負責人林健介紹,工人隻需要在電腦上發出產(chan) 品需求指令,智能化、數字化的生產(chan) 線就能完成選材、加工、檢測、入庫等一係列工作。

  據介紹,目前,德陽市東(dong) 方汽輪機、東(dong) 方電機等龍頭企業(ye) 已建成“葉片加工無人車間及黑燈產(chan) 線”等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78個(ge) ,全市200餘(yu) 戶規上企業(ye) 全麵完成數字化改造。

  德陽緊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同城化發展重大機遇,強化戰略協同、政策對接、平台互用,一個(ge) 上下成鏈、左右配套,風光水核氣火“六電並舉(ju) ”、“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的世界級清潔能源裝備產(chan) 業(ye) 集群正在形成。(經濟日報記者 鍾華林)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