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客運規模創新高
中國民用航空局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民航全行業(ye) 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13.7億(yi) 噸公裏,同比增長67.1%,運輸規模實現連續8個(ge) 月回升,行業(ye) 總體(ti) 運輸規模首次超過疫情前水平;旅客運輸量6242.8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83.7%,較2019年同期增長5.3%,創民航月度曆史新高。其中,國內(nei) 航線共完成旅客運輸量5907.5萬(wan) 人次,環比增長16.8%,同比增長74.6%,客運規模超過2019年同期的12.1%。
7月份民航客運規模創月度曆史新高,源於(yu) 多重因素推動。首先,暑期出行需求推動了航空運輸市場持續增長。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占芬認為(wei) ,旺盛的需求推動航空運輸市場增長,主要表現在供給能力以及效益指標的改善,各大航空公司在暑期大力增加航班,提升運力供給。客座率、飛機日利用率、盈利水平等效益指標持續改善,全行業(ye) 飛機日利用率為(wei) 6.3小時,環比提升1.6小時,國航、東(dong) 航、南航等航空公司的客座率比2022年均提高了10個(ge) 百分點左右。
“除暑運因素外,近期的促進消費、旅遊、國際航班恢複等相關(guan) 政策推動了航空運輸市場持續增長。”占芬說。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關(guan) 於(yu) 恢複和擴大消費的措施》,相關(guan) 部門推動與(yu) 多國推進相互往來簽證便利化等政策利好,對於(yu) 釋放民航出行需求起到了積極作用。
廣州民航職業(ye) 技術學院民航經營管理學院副院長綦琦認為(wei) ,7月份民航客運數據創曆史新高,表明我國一係列穩增長舉(ju) 措持續見效。“國民經濟持續恢複,總體(ti) 延續向好態勢,為(wei) 7月份民航客運規模創月度曆史新高奠定了基礎。”綦琦分析,暑期是台風、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高發期,航空公司、機場以智慧民航建設為(wei) 基礎,做好精準預案、積極科學應對,力保航班正常。
7月份的民航國際客運市場仍處於(yu) 恢複階段,共完成旅客運輸量335.3萬(wan) 人次,環比增長32.6%,客運規模相當於(yu) 2019年同期的50.9%。如何進一步挖掘民航國際客運市場的發展潛力?占芬建議,一是促進國際航班供給能力提升。加快落地時刻改革方案,為(wei) 航司機組安排和運營規劃預留充足時間。持續擴大航權儲(chu) 備,鼓勵中外航空公司恢複國際航班。二是繼續擴大出境團隊遊目的地名單,釋放國際航空客運市場需求。推動文旅單位在入境簽證、語言、支付、地接等方麵加強保障,促進入境旅遊市場恢複。三是加強航空業(ye) 和旅遊業(ye) 融合發展,創新優(you) 化國際航旅產(chan) 品,提升旅客航空旅遊的出行性價(jia) 比,以供給端優(you) 化促進國際客運需求釋放。
航空出行鏈條長、涉及主體(ti) 多,航空客運市場的恢複不僅(jin) 需要民航業(ye) 內(nei) 各主體(ti) 的努力,也需要商務、文旅、海關(guan) 等相關(guan) 部門共同協作。占芬呼籲,隻有民航出行鏈條上的各相關(guan) 部門、相關(guan) 主體(ti) 加大合作力度,才能促進民航國際客運市場加快複蘇。
對於(yu) 進一步挖掘民航國際客運市場的發展潛力,民航業(ye) 資深人士林智傑呼籲,要進一步解決(jue) 簽證排隊的問題,現在熱門國家存在簽證的速度較慢等問題。同時,針對出境遊的需求,出境遊第三批白名單剛剛發布,建議下一步要加快落地。
中國民航大學航空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建議,一是要恢複和增加歐美航線和航班。歐美航線在我國航空公司業(ye) 務和效益上仍是重中之重,恢複歐美航線和航班可以支持航空公司提高效益。二是適度增加亞(ya) 洲地區航線和航班。國內(nei) 旅遊旺盛帶來住宿、機票價(jia) 格漲幅較大,很多旅客轉向日韓、東(dong) 南亞(ya) 等周邊市場。
“除進一步促進國際市場恢複外,也要進一步挖掘國內(nei) 市場潛力。”占芬認為(wei) ,目前國內(nei) 市場恢複較好,為(wei) 航空公司修複盈利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礎,但也存在客座率偏低等問題。航空公司應當繼續加強市場跟蹤研判,加快運力優(you) 化調整,提高國內(nei) 市場客座率,同時持續優(you) 化產(chan) 品和服務,通過“幹支通,全網聯”等措施繼續挖掘下沉民航市場潛力。
“從(cong) 國內(nei) 民航市場看,預計8月份將延續增長勢頭,暑期旅遊持續火爆為(wei) 民航業(ye) 暑運發展注入了更多需求。從(cong) 國際市場看,我國提升產(chan) 業(ye) 國際競爭(zheng) 力、加強文化交流互鑒等將促進民航國際客貨運需求持續提升。”綦琦認為(wei) ,《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成員國、中亞(ya) 、非洲以及南美地區的民航國際客貨運市場有望進一步增長。由於(yu) 國際市場還未大規模恢複,建議寬體(ti) 客機的運力可以階段性在國內(nei) 民航市場執飛。(經濟日報記者 崔國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