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房住不炒”定位不會改變

發布時間:2023-08-23 10:02:00來源: 經濟日報

  從(cong)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70個(ge) 大中城市房價(jia) 等數據來看,房地產(chan) 市場仍處於(yu) 深度調整中,一些城市的房地產(chan) 市場仍存下行壓力。當前,從(cong) 中央的有關(guan) 部署到各地因城施策,都在強調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居住需求,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有人覺得,“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是針對房價(jia) 過快上漲時提出來的,當前供求關(guan) 係發生重大變化,炒房的沒那麽(me) 多了,再提“房住不炒”已不合時宜。果真如此嗎?

  事實是,當前仍要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提出,適應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供求關(guan) 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you) 化房地產(chan) 政策。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曆經二十餘(yu) 年發展,商品房總體(ti) 告別短缺,有的城市甚至出現供大於(yu) 求,很多城市正在從(cong) 賣方市場向買(mai) 方市場轉變。然而,“房住不炒”定位仍然要堅持,沒有過時。這是因為(wei) 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分化明顯,在一些熱點城市,供不應求的情況依然存在,一旦炒作房價(jia) 重來,又可能重走過度依賴房地產(chan) 的老路,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會(hui) 產(chan) 生不利影響。

  “房住不炒”是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一項總原則,不應也不會(hui) 改變,須長期堅持。房地產(chan) 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chan) 業(ye) ,這是客觀事實。不能誇大其作用,像過去一樣對這一行業(ye) 存在過度依賴的傾(qing) 向;也不能輕視其在宏觀經濟中的作用、對上下遊產(chan) 業(ye) 的帶動作用。

  強調房地產(chan) 市場支柱地位和對宏觀經濟的作用,不是重走過度依賴房地產(chan) 市場、房價(jia) 過快上漲的老路,不代表房價(jia) 又要過快上漲。當前出台的一係列助力市場企穩回升的政策,是為(wei) 了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實際上,房地產(chan) 業(ye) 將逐步進入總量略減,平穩發展的軌道。在很多城市,供需基本平衡,甚至供大於(yu) 求的情況下,已經不具備過快上漲的基礎。

  2022年房地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GDP的6.1%。與(yu) 房地產(chan) 業(ye) 有密切關(guan) 係的建築業(ye) ,2022年增加值占GDP的6.9%。把兩(liang) 個(ge) 支柱產(chan) 業(ye) 穩住,對穩定經濟大盤有重要意義(yi) 。房地產(chan) 的相關(guan) 貸款占銀行信貸的40%,房地產(chan) 的相關(guan) 收入占地方綜合財力的50%,居民財富60%在住房上,可謂牽一發動全身。房地產(chan) 業(ye) 對原材料供應、家具家裝等上下遊產(chan) 業(ye) 以及就業(ye) 的帶動作用也都非常突出。因此,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十分必要。

  房地產(chan) 業(ye) 在過快上漲階段存在“高杠杆、高負債(zhai) 、高周轉”特點,“三高”模式讓市場規模快速擴張,存在很大弊端,如今已經難以為(wei) 繼。曆經多年的累積,房地產(chan) 行業(ye) 在逐步進入新階段時,問題越發顯露。個(ge) 別房地產(chan) 企業(ye) 目前經營遇到一定困難,特別是一些龍頭房企債(zhai) 務風險暴露。處於(yu) 調整階段的房地產(chan) 行業(ye) 正在修正過去存在的問題,探索房地產(chan) 健康發展新模式。

  針對市場中出現的已售逾期難交付項目,有關(guan) 部門和各地出台一係列政策舉(ju) 措推進保交樓,目的在於(yu) 讓相關(guan) 房地產(chan) 項目渡過暫時難關(guan) ,維護好購房居民權益,確保社會(hui) 穩定。出現逾期項目的企業(ye) 仍應履行好自救主體(ti) 責任。針對一些企業(ye) 出現的違規挪用預售資金等問題,有關(guan) 部門也要嚴(yan) 格依法依規處理。

  應該看到,我國城鎮化進程仍在持續推進,農(nong) 民走向城市有大量住房需求。人們(men) 對美好居住生活的向往仍不斷升級,對好房子,對改善居住條件同樣有大量需求。加之發展住房租賃,大力推進改造城市老舊小區等舉(ju) 措,都決(jue) 定了房地產(chan) 行業(ye) 仍是大行業(ye) 、好行業(ye) ,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可期。

  讓全體(ti) 人民住有所居是美好期待。在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的同時,我國還加快構建多層次住房供應體(ti) 係,明確了住房保障的頂層設計,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chan) 權住房為(wei) 重點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特別是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各地出台相關(guan) 規劃,旨在更好解決(jue) 新市民、青年人的居住問題。租購同權正在慢慢實現,以學區房名義(yi) 炒作房價(jia) 的問題,也正在通過教育資源均等化的實現逐步改變。住有所居,且更加宜居,定會(hui) 更好實現。(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亢 舒)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