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管住再融資“花樣圈錢”

發布時間:2023-08-23 10:02:00來源: 經濟日報

  證監會(hui) 日前提出,突出扶優(you) 限劣,研究對於(yu) 破發或破淨的上市公司和行業(ye) 適當限製融資活動,並要求其提出改善市值的方案。

  在資本市場中,上市公司再融資品種,主要包括配股、公開增發、非公開發行、可轉債(zhai) 、公司債(zhai) 等。從(cong) 近30年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占再融資總額達77.17%。對上市公司而言,股權融資具備債(zhai) 權融資不具備的優(you) 勢,即無須償(chang) 還。因此,在再融資中,上市公司往往偏好增發,增發中又重視非公開發行而不是公開增發,有時非公開發行的金額比其他所有融資總額還高。

  再融資的監管政策經過了幾次演變。最初,監管部門設計非公開發行的初衷,是考慮到非公開發行要麽(me) 是引入長期戰略投資者,要麽(me) 受市場約束按市價(jia) 發行,因此對財務指標幾乎沒有提出要求。

  一些上市公司看中非公開發行相對較低的發行門檻。同時,一些財務投資者濫用鎖價(jia) 發行方式,該方式具有較大的折扣,鎖定期後易獲得較高收益率,但損害了上市公司及其他中小股東(dong) 的利益,也容易出現不當利益輸送。

  2017年,證監會(hui) 對非公開發行方式進行重大調整。2020年出台再融資新規,又放鬆了很多限製。市場火熱的同時,一些問題凸顯。比如,通過刻意操縱價(jia) 格,製造發行底價(jia) 與(yu) 市價(jia) 的折扣;通過“保底”方式發行涉嫌利益錯配等。這導致出現融資過度及所融資金未充分利用等問題。一些上市公司甚至通過再融資來實現“圈錢”,如投機“炒殼”、“忽悠式”重組、盲目跨界重組等。

  這些亂(luan) 象不僅(jin) 增加了公司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且導致市場上資金錯配,違背再融資初衷,長期來看,更是影響了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全麵注冊(ce) 製下,上市公司融資便捷性得到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資發行條件得到精簡,再融資審核周期大幅縮短。但同時也要完善製度,紮緊“籬笆”,堵住漏洞。因此,再融資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有“硬杠杠”的考核體(ti) 係,比如,通過適當的財務指標判定企業(ye) 是否符合再融資的門檻等。

  相當一些破發或者破淨的公司,要麽(me) 是發行價(jia) 過高,要麽(me) 是成長性不夠。長期破發或者破淨,更說明公司缺乏長期投資價(jia) 值,這樣的公司就不應該頻繁地再融資“圈錢”。監管要善用再融資這個(ge) 指揮棒,把有效的資源配置給優(you) 質公司。

  與(yu) 此同時,監管還應做好再融資資金去向的跟蹤,還可以把再融資與(yu) 減持比例掛鉤,以治理減持、再融資“兩(liang) 頭熱”的不正常現象。(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祝惠春)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