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實景三維中國建設
想象一下,你穿梭於(yu) 網絡空間,可以看到一個(ge) 真實、三維立體(ti) 的中國,可以實現數字空間與(yu) 現實空間的實時互聯互通。這曾存在於(yu) 科幻大片裏的圖景正逐漸變為(wei) 現實。近日,自然資源部召開發布會(hui) 稱,正加快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
自然資源部國土測繪司司長張繼賢解釋說,實景三維中國是真實、立體(ti) 、時序化反映和表達生產(chan) 生活生態空間的時空信息,通過“人機兼容、物聯感知、泛在服務”來實現數字空間與(yu) 現實空間的實時互聯互通,為(wei) 數字中國提供統一的空間定位框架和數字化分析基礎。
2022年2月,自然資源部印發《關(guan) 於(yu) 全麵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力爭(zheng) 50%以上的政府決(jue) 策、生產(chan) 調度和生活規劃可以通過線上實景三維空間完成。
目前,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正在推進中。在地形級實景三維建設方麵,覆蓋全國陸地國土的10米格網新一代數字高程模型已經建成,完成了東(dong) 部和西部重點區域約600萬(wan) 平方千米優(you) 於(yu) 5米格網地形三維模型建設。同時,我國還建成了11版覆蓋全國陸地國土2米分辨率、2版覆蓋重點區域優(you) 於(yu) 1米分辨率的影像數據,實現影像成果由不定期獲取向按季度采集和提供的跨越,完成了黃河流域約40萬(wan) 平方千米基礎地理實體(ti) 數據建設。
在城市級實景三維建設方麵,有26個(ge) 省(區、市)264個(ge) 城市,開展約5.52萬(wan) 平方千米城市三維模型建設,在地方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城市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繼賢稱,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堅持“邊建邊用”原則,圍繞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目前有災害防治、智慧安防與(yu) 調度、曆史文化保護、國土空間規劃、耕地保護、節約集約用地等22大類百餘(yu) 種應用場景。
對於(yu) 實景三維中國這個(ge) 前瞻性、關(guan) 係未來的重大舉(ju) 措,各地也紛紛展開了探索。浙江杭州依托實景三維打造“數字國土空間”,整合全域規劃、自然地理信息、人口、法人、經濟社會(hui) 、交通等數據,實現人、地、樓、房、企等基礎信息的關(guan) 聯,開發了人口密度、公共配套、軌道交通站點、景觀分析等工具,支撐城市空間三維數字化、治理智能化、監管精準化。湖南基於(yu) 實景三維,複刻張家界自然地貌和人文景觀精華,實現足不出戶在線實景瀏覽和漫遊,為(wei) 張家界旅遊發展大會(hui) 提供全方位、多時態、可視化的服務。
我國的目標是,到2025年5米格網的地形級實景三維實現對全國陸地及主要島嶼覆蓋,5厘米分辨率的城市級實景三維初步實現對地級以上城市覆蓋,國家和省市縣多級實景三維在線與(yu) 離線相結合的服務係統初步建成,地級以上城市初步形成數字空間與(yu) 現實空間實時關(guan) 聯互通能力,為(wei) 數字中國、數字政府和數字經濟提供三維空間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礎。
據悉,自然資源部將繼續開放基礎數據資源,加工和編製多尺度、多類型的公眾(zhong) 版測繪成果,推動測繪地理信息數據安全有序開放,力爭(zheng) “十四五”期間實現95%的用戶使用公眾(zhong) 版測繪地理信息成果。(黃曉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