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按摩三穴位緩解眼幹眼澀

發布時間:2023-08-28 09:5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很多人被眼幹、眼澀症狀困擾。天天與(yu) 手機、電腦、電視機形影不離,長時間用眼過度,容易導致這些症狀頻頻發生。雖然滴眼藥水能短期緩解症狀,但是不能解決(jue) 根本問題。

  《黃帝內(nei) 經》曰“久視傷(shang) 血”,體(ti) 現出眼睛與(yu) 血的密切關(guan) 係。長時間用眼,不僅(jin) 使眼部血液運行不暢,導致氣滯血瘀,也會(hui) 消耗氣血,影響氣血對眼睛的濡養(yang) ,出現幹澀。風為(wei) 百病之長、六淫之首,易與(yu) 他邪相合為(wei) 病,眼幹、眼澀等症狀,無不與(yu) 風邪有關(guan) 。因此,治療眼幹、眼澀,要針對以上病因,施以祛風散邪、養(yang) 血填精之法。腧穴調理是緩解眼幹、眼澀症狀的有效方法。

  風池穴

  足少陽膽經腧穴,在項部,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上端與(yu) 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按揉風池穴,可促進頭麵部氣血流通,有效緩解眼幹、眼澀。

  曲池穴

  手陽明大腸經合穴,在肘外側(ce) ,尺澤與(yu) 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曲池穴是表裏雙清的腧穴,可疏散外感風熱,適用於(yu) 陽明內(nei) 積熱邪所致的眼幹、眼澀、眼痛等頭麵目疾患。

  太溪穴

  足少陰腎經原穴,在踝後內(nei) 側(ce) ,內(nei) 踝尖與(yu) 跟腱之間的凹陷中。太溪穴名意指腎經水液在此形成較大的溪水,按揉太溪穴,可調補腎經氣血,有助於(yu) 緩解眼幹、眼澀等症狀。(曹方)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