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隨筆】以中華文化之美 攀競技體育之巔
【新聞隨筆】
作者:侯珂珂
在西班牙舉(ju) 辦的第40屆世界藝術體(ti) 操錦標賽中,由郭崎琪、郝婷、王瀾靜、蒲彥竹、丁欣怡組成的中國隊在充滿中國元素的《水龍吟》與(yu) 《破陣樂(le) 》音樂(le) 曲目中,以36.550分贏得集體(ti) 5圈單項金牌,這是中國藝術體(ti) 操隊首次獲得世界冠軍(jun) 。
藝術體(ti) 操不僅(jin) 是體(ti) 操,更是體(ti) 操與(yu) 藝術的結合。藝術也並不單單是舞蹈,而是一種把力量、智慧和文化結合在一起的風格,展現了獨特的美。本屆世錦賽上,五位中國姑娘“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將中華文化之美、東(dong) 方古風之美、深厚的家國情懷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她們(men) 將中華民族的自信充分呈現,並創造了曆史最佳成績。
藝術體(ti) 操在中國起步較晚,中國藝術體(ti) 操隊曾在北京奧運會(hui) 斬獲銀牌,但隨後便遭遇低穀,2018年世錦賽集體(ti) 項目僅(jin) 獲得第十一名。隨後,國家體(ti) 育總局體(ti) 操中心決(jue) 定重新組隊,並定下“打好翻身仗,重塑中國藝體(ti) 新形象”的目標。長年累月一同奮鬥,很快,隊伍重新被國際賽場認可。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藝術體(ti) 操的背後,是由更了解中華文化的本土教練員、運動員自己創編節目,包括挑選曲目、設計動作、設計服裝,通過突出中國特色,強化感染力去提高成套動作藝術完成上的競爭(zheng) 力。在力與(yu) 美的賽場上,融合了中華文化元素的表現手法,無不體(ti) 現著浸潤在古典文化中的中國人詩意的審美追求,以及充滿文化自信的“中國式浪漫”。
事實上,在近年來的世界大賽上,新一代中國運動員已經成為(wei) 展示中國形象、中華文化的優(you) 秀代言人。越來越多的體(ti) 育健兒(er) 在賽場拚搏中展示出大氣深沉的“中國風”,讓世界從(cong) 他們(men) 的身上看懂讀懂中國——
東(dong) 京奧運會(hui) 賽場,紮著紅色大蝴蝶結在女子800米田徑賽場書(shu) 寫(xie) 曆史的王春雨,頭戴印有浴火重生圖案的鳳凰頭盔勇奪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ti) 競速賽金牌的鍾天使和鮑珊菊,以《巾幗英雄》為(wei) 曲目贏得銀牌的中國花遊隊……
北京冬奧會(hui) 賽場,披上龍紋戰袍所向披靡的穀愛淩,在《臥虎藏龍》伴奏下不斷突破的花滑男單選手金博洋,戴著“孫大聖”頭盔摘金的短道選手武大靖……
每一位運動員都把這份最真摯的初心融入比賽裏,帶著對祖國最深沉的愛,迸發出中國力量,拚搏成就夢想,攀上競技體(ti) 育之巔。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國藝術體(ti) 操隊的曆史性突破,以及風靡每一個(ge) 國際賽場的“中國風”,無疑是世界對中華文化的禮敬。閃耀著青年人的活力,更映射著奮鬥新時代風采的中國體(ti) 育健兒(er) ,在國際賽場上自信、自豪地展示和傳(chuan) 承著中華文化,讓中華文化更鮮活、更立體(ti) 地“走出去”。也正由此,體(ti) 育精神與(yu) 中華文化不斷交融,不斷發揚光大。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31日 0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