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讓“帶娃出行”更輕鬆

發布時間:2023-08-31 09:4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今夏,親(qin) 子家庭作為(wei) 暑期出行主力,展現出了旺盛的旅遊消費力。中國旅遊研究院預測,在大中小學生放假最為(wei) 集中的7至8月,國內(nei) 旅遊人數預計將達到13.31億(yi) 人次。某在線旅遊平台數據顯示,“遛娃”需求成為(wei) 消費增長的新動力。隨著二孩、三孩家庭的增多,不少家庭出遊麵臨(lin) 大娃要玩好,小娃要照顧好的情況,在交通、餐飲、住宿、娛樂(le) 等方麵都有更多個(ge) 性化的需求。

  近年來,醫療衛生機構、商場、車站、機場、景區等公共場所加強母嬰設施建設,成效初顯,但仍有不少工作有待改進和完善。比如,部分公共交通設施隻有自動扶梯,沒有升降電梯,有的遊客隻好抱著娃、拎著嬰兒(er) 推車上下樓;有些公共場所母嬰室要麽(me) 難找,要麽(me) 缺乏維護保養(yang) ;有兒(er) 童餐的餐廳仍然偏少;酒店提供的親(qin) 子套房價(jia) 格較高……這些都讓家庭“帶娃出行”很辛苦。

  今年5月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強調“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hui) ”。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hui) 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ye) 和社會(hui) 各方麵共同努力。這其中的一個(ge) 落點,不妨從(cong) 方便“帶娃出行”著手。

  要推動打造更友好的“帶娃”公共環境。目前,我們(men) 身邊的公共設施多數是為(wei) 成人設計的,比如衛生間裏洗手台太高、娃夠不到,是比較常見的情況,適合小孩使用的迷你馬桶更是少見。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關(guan) 於(yu) 推進兒(er) 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強城市街區、社區、道路以及學校、醫院、公園、公共圖書(shu) 館、體(ti) 育場所、綠地、公共交通等各類服務設施和場地適兒(er) 化改造。建設適合兒(er) 童的服務設施和標識標牌係統,推動公共場所建設母嬰室、兒(er) 童廁位及洗手池、兒(er) 童休息活動區等。推動政策落地,還需要各地各部門緊密配合,紮實行動,讓老百姓身邊“帶娃出行”更方便的公共設施多起來。

  要營造更友好的“帶娃”消費環境。鼓勵商家參與(yu) 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hui) 絕不是讓商家做賠本的買(mai) 賣。近日,某麵館抓住親(qin) 子消費商機,不僅(jin) 推出專(zhuan) 業(ye) 的兒(er) 童營養(yang) 健康套餐,還在門店提供兒(er) 童遊玩區,有店員給孩子們(men) 做氣球玩偶,通過吸引孩子,聚起了家庭消費的人氣,帶動銷售額快速增長。事實上,隻有親(qin) 子服務供給多了,讓出遊的家庭真正享受到物有所值的親(qin) 子服務,才能刺激親(qin) 子消費持續增長。

  讓百姓“帶娃出行”更輕鬆,需要“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協同發力,既要發揮政府作用,更要尊重市場規律,充分把握親(qin) 子家庭出行需求,增加交通、餐飲、住宿、娛樂(le) 等各環節生育友好型服務的供給,讓親(qin) 子出遊更安全、便捷、溫馨,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林麗(li) 鸝)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