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環境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全麵(人民時評)
在總排口處添加藥劑降低化學需氧量(COD)自動監測數值、人工“潤色”難看的數據、改造管道“疏導”廢氣繞過監測設施……生態環境部前不久公布一批生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曝光了花樣翻新的環境自動監測數據造假行為(wei) ,相關(guan) 涉事單位和個(ge) 人被依法嚴(yan) 處。環境監測數據是客觀評價(jia) 環境質量狀況、反映汙染治理成效的基本依據,環境監測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人為(wei) 幹擾監測或是修改監測數據,導致數據失真,會(hui) 影響環境決(jue) 策,影響汙染治理工作的戰略布局、資金調配等。汙染防治必須動真格、硬碰硬,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不論任何因由都應“零容忍”。
持續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加強環境監測是必要條件。環境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全麵,有助於(yu) 客觀評價(jia) 環境質量狀況,找到治理方向、治理重點,進而合理分配人力物力,把好鋼用在刀刃上。2018年,《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印發,提出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為(wei) 重點,持續開展大氣汙染防治行動。重點治理區域確定的重要依據,就在於(yu) 真實、準確、全麵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近年來,生態環境部持續組織打擊重點排汙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環境違法犯罪行為(wei) ,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結合日常監督檢查和專(zhuan) 項檢查,查處了多起涉嫌篡改、偽(wei) 造自動監測數據和幹擾自動監測設施的案件。監測數據如果被“汙染”,造成的危害可能不亞(ya) 於(yu) 生態環境汙染本身。可以說,確保生態環境監測的真實性,就是夯實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
一些行之有效的保護機製,也是基於(yu) 準確的監測數據來運行。比如,山東(dong) 、河南攜手保護黃河流域(豫魯段)生態環境的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依據的是黃河幹流由豫入魯處的劉莊國控斷麵水質監測結果;安徽、浙江兩(liang) 省共護新安江水質,生態保護補償(chang) 也依據跨省界斷麵水質監測情況。正是靠著雙方乃至多方都認可的監測數據,不同地區在推進生態環境協同治理時明確了權責、促進了合作。從(cong) 這個(ge) 角度看,生態環境監測不僅(jin) 有利於(yu) 管住汙染行為(wei) ,也可進一步提升環境治理水平。
確保環境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全麵,要讓造假者付出代價(jia) 。要利用科技手段,不斷提升監管水平,讓造假的違法行為(wei) 無所遁形。既要嚴(yan) 查,也要嚴(yan) 懲。不久前,《關(guan) 於(yu) 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發布,進一步完善了對破壞環境質量監測係統行為(wei) 適用破壞計算機信息係統罪的處理規則。依法嚴(yan) 查、嚴(yan) 懲環境領域數據造假行為(wei) ,才能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邁上新台階、切實維護人民群眾(zhong) 的環境獲得感。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you) 先領域,是建設美麗(li) 中國的重要基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建立完善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ti) 係。”加強環境監測,不斷構建完善陸海統籌、天地一體(ti) 、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ti) 係,既能為(wei) 製定環境治理政策提供有力支撐,也將為(wei) 推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堅實保障。程 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