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菌草成為造福百姓的幸福草
光明日報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姚亞(ya) 奇從(cong) 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獲悉,8月30日至31日,全國菌草技術推廣現場會(hui)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召開。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充分認可了菌草在“以草代木”發展食用菌種植、擴大飼草飼料來源、帶動農(nong) 戶增收致富和產(chan) 業(ye) 化發展方麵有廣泛前景,在鹽堿地治理和防沙治沙等生態治理領域取得了良好成效。
菌草技術發明人、福建農(nong) 林大學教授林占熺介紹,菌草是可作為(wei) 食用菌、藥用菌培養(yang) 基質的草本植物,具有光合效率高、生物量大、根係發達、產(chan) 量高、用途廣等特點。
1997年,菌草技術被列為(wei) “閩寧協作對口幫扶項目”,菌草開始在寧夏種植。僅(jin) 用10年時間,菌草就使寧夏1.75萬(wan) 農(nong) 戶受益,戶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隨著菌草技術的推廣,菌草產(chan) 業(ye) 相繼被福建、陝西、貴州等地區列為(wei) 重點發展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讓一大批農(nong) 民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菌草技術從(cong) 2000年開始走出國門,20多年來,已在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斐濟、南非等17個(ge) 國家建立了示範基地,並傳(chuan) 播到106個(ge) 國家。菌草技術為(wei) 發展中國家破解消除貧困、減少饑餓、利用可再生能源、促進就業(ye) 和應對氣候變化等發展難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提升了中國對外援助的國際形象。
國家林草局有關(guan) 負責人指出,要認真總結菌草技術和產(chan) 業(ye) 發展經驗,積極推動菌草技術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生態修複中的應用。黃河流域乃至整個(ge) 三北地區水資源短缺,一些菌草品種存在越冬困難的問題,要統籌好用地、用水,做到適地適草。同時,菌草在飼養(yang) 牲畜發展畜牧業(ye) 方麵還處於(yu) 起步階段。下一步,要持續開展科研攻關(guan) ,探索采取基因編輯、基因重組等高科技手段,力爭(zheng) 突破菌草在北方越冬問題,充分發揮其耐高溫、光合效率高、生物量大、根係發達等優(you) 勢。要順應自然規律,算好生態賬和經濟賬,揚長避短、因地製宜,積極穩妥地推動菌草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讓菌草成為(wei) 造福百姓的幸福草。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01日 0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