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融資舉措支持民營企業發展
截至6月末,民營企業(ye) 貸款餘(yu) 額同比多增9016億(yi) 元,同比增長13.1%;民營上市公司在滬深兩(liang) 市占六成以上,在科創板、創業(ye) 板占比超八成……近年來,更多金融活水流向民營經濟,為(wei) 其發展壯大增添動力。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其中就完善民營企業(ye) 融資支持政策製度提出一係列具體(ti) 措施,從(cong) 信貸融資、債(zhai) 券市場融資到上市融資和再融資等多方麵支持民營企業(ye) 發展。如何將這些融資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引來更多金融活水為(wei) 民營企業(ye) “解渴”?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部門和企業(ye) 。
匯聚合力,促進金融機構“敢貸願貸能貸會(hui) 貸”
“您的手續已辦妥,款項下午就會(hui) 到賬。”在浙江台州友喜閥門有限公司,玉環永興(xing) 村鎮銀行的工作人員用移動設備掃讀“金融服務碼”後,告訴了企業(ye) 負責人林天友這個(ge) 好消息。
生產(chan) 車間裏,機床有序運轉,一排排嶄新的閥門整齊碼放一旁,工人們(men) 正在組裝成品。進入三季度,一邊是銷售回溫,企業(ye) 訂單明顯增加,需大量購進原材料;另一邊,企業(ye) 新建車間及購進設備投入不小,流動資金緊張。眼看交貨日期越來越近,如果原材料不能及時供上,就要麵臨(lin) 違約賠償(chang) 和失去顧客的風險,林天友為(wei) 此愁了好些日子。
直到玉環永興(xing) 村鎮銀行上門送來“及時雨”,資金有了著落,林天友轉憂為(wei) 喜:“上午申請、下午放款,小小‘金融服務碼’幫了大忙!”
讓林天友便捷申貸辦貸的“金融服務碼”,是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台州監管分局依托浙江省金融綜合服務平台(即全國信易貸平台浙江站),進一步衍生的新應用,匯集了個(ge) 人婚姻登記信息、失信人執行信息、企業(ye) 基本信息等102個(ge) 接口。
掃一掃“金融服務碼”,數據便從(cong) 四麵八方“奔湧”而來,迅速為(wei) 金融機構“繪”成客戶數字畫像。從(cong) “掃碼”到審批完成最快隻需2小時,縮短辦貸流程50%以上,實現辦理業(ye) 務“一次不用跑”。目前,台州市試點銀行機構已通過“金融服務碼”向1.34萬(wan) 名客戶授信23.16億(yi) 元。
浙江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最為(wei) 活躍的地區之一。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末,浙江省民營企業(ye) 貸款餘(yu) 額9.1萬(wan) 億(yi) 元,比年初增加8051億(yi) 元,同比增長15.81%;民營企業(ye) 貸款占各項貸款的比重為(wei) 43.49%。強化數據信息共享,是當地金融服務民營經濟提質增效的主要手段之一。
“信息不對稱是民企融資的主要障礙之一,銀企信息的充分共享是金融服務智能化、精準化、高效化的前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認為(wei) ,此次《意見》提出,“健全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信用評級和評價(jia) 體(ti) 係,加強涉企信用信息歸集,推廣‘信易貸’等服務模式”,正是深化信息共享,加快推動涉企信息從(cong) 線下到線上、從(cong) 分散到集中的有力舉(ju) 措,不僅(jin) 能夠提高金融服務效率,更有利於(yu) 增進銀企之間信任度。該負責人介紹,目前“信易貸”在浙江的應用初見成效,已構建完成“省—市—縣”三級銀企對接服務體(ti) 係,將9600餘(yu) 個(ge) 銀行業(ye) 務網點納入服務網絡,直接支持授信超2萬(wan) 億(yi) 元、企業(ye) 22.7萬(wan) 家,其中個(ge) 體(ti) 工商戶3.7萬(wan) 家,製造業(ye) 、批發零售客戶占比近80%,17.2%的客戶為(wei) 從(cong) 未貸款過的首貸戶。
《意見》還提出,健全銀行、保險、擔保、券商等多方共同參與(yu) 的融資風險市場化分擔機製。上海金融與(yu) 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認為(wei) ,長期以來,部分民營企業(ye) 抗風險能力較弱、缺少抵押物,一些金融機構支持民營企業(ye) 融資意願不足,通過增信和風險分擔機製可以分散單一金融機構的風險,有助於(yu) 提升金融機構支持民營企業(ye) 的積極性。“在實踐中,我國以融資擔保為(wei) 基礎,發展出了政府、擔保公司、銀行、保險公司等多種主體(ti) 組合的風險分擔機製,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曾剛說。
銀擔、銀保雙向合作,“政銀保擔”四方合作……多種合作模式形成支持民營經濟融資的強大合力。“服務民營經濟,我們(men) 有‘三個(ge) 一’:政策一視同仁、信息一網通享之外,還有風險一體(ti) 共擔。”江蘇銀行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江蘇銀行不斷加強與(yu) 保險、擔保、券商等機構合作,“我們(men) 與(yu) 江蘇省再擔保集團聯合建立了國家—省—市三級分險機製,目前總授信分擔額度已超250億(yi) 元。”
《意見》出台後,各金融機構紛紛根據要求,製定具體(ti) 方案,將政策落到實處。中國建設銀行發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行動方案》,聚焦信貸融資上量、加大債(zhai) 券融資支持、完善和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等九大重點領域升級金融服務,針對民營企業(ye) 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敢貸願貸能貸會(hui) 貸”長效機製。中國光大銀行製定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服務方案,從(cong) “加大政策支持,強化要素資源保障”“精準對接需求,持續優(you) 化分級分層服務機製”等7個(ge) 方麵完善民營企業(ye) 融資支持政策製度。
改革創新,進一步暢通民營企業(ye) 股權融資渠道
廣東(dong) 省中山市翠亨新區江波龍產(chan) 業(ye) 園的無塵車間內(nei) ,工人在電腦屏幕前專(zhuan) 注操作,隔著防護玻璃,機械手在電路板上靈活移動,經過測試、封裝程序後的存儲(chu) 卡、固態硬盤等產(chan) 品有序下線。
2022年8月,深圳市江波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登陸深交所創業(ye) 板。“去年,公司通過在創業(ye) 板上市募集了約15億(yi) 元資金,重點投向存儲(chu) 產(chan) 業(ye) 園建設、企業(ye) 級及工規級存儲(chu) 器研發項目。”公司董事長蔡華波表示,通過上市融資和再融資,公司研發能力更上一層樓,形成了完善的存儲(chu) 器產(chan) 品研發體(ti) 係。
資本市場一直以來都是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重要平台。尤其是近年來,資本市場抓住注冊(ce) 製改革契機,大幅優(you) 化發行上市條件,進一步暢通民營企業(ye) 股權融資渠道。比如,允許“未盈利企業(ye) 、特殊股權結構企業(ye) 、紅籌企業(ye) ”上市,一大批符合條件的“硬科技”和“三創四新”民營企業(ye) 上市融資。據證監會(hui) 統計,2019年以來,共有1254家民營企業(ye) IPO,融資合計1.22萬(wan) 億(yi) 元,分別占同期IPO家數和融資規模的81%和60%。
同時,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ti) 係不斷完善,為(wei) 處於(yu) 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規模的民營企業(ye) 直接融資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比如定位於(yu) 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ye) 的北交所,截至6月末,已有上市公司204家,其中民營企業(ye) 180家。私募基金持續發揮促進民營中小企業(ye) 創新創業(ye) 的功能,截至2022年末,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在投中小企業(ye) 項目8.47萬(wan) 個(ge) ,在投本金2.59萬(wan) 億(yi) 元。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wei) ,落實《意見》“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ye) 上市融資和再融資”這一要求,需要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不同板塊間的互補性和協同性,打造各板塊細分的特色化業(ye) 務,進一步完善科創板、創業(ye) 板、北交所、新三板、區域股權市場、私募股權市場等構成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ti) 係。
曾剛認為(wei) ,要強化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對民營企業(ye) 融資的支持力度,包括在並購重組、定向增發、資產(chan) 證券化、員工持股、股權激勵等方麵發揮投行作用,大力支持民企發展;協助民營企業(ye) 優(you) 化股東(dong) 治理結構,引導民企建立現代企業(ye) 製度,實現企業(ye) 內(nei) 部的專(zhuan) 業(ye) 化治理等。
為(wei) 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ye) 上市融資和再融資,證監會(hui) 表示,將抓好資本市場支持民營企業(ye) 發展各項任務的落實落地,推動注冊(ce) 製改革走深走實,研究優(you) 化並購重組“小額快速”審核機製,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ye) 赴境外上市,利用好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為(wei) 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提供更多源頭活水。
擴麵提質,支持更多民營企業(ye) 在債(zhai) 券市場融資
重慶城郊,群山環抱,兩(liang) 座由空中長廊連接的白色倉(cang) 庫引人矚目。走進這兩(liang) 座倉(cang) 庫所在的京東(dong) “亞(ya) 洲一號”智能產(chan) 業(ye) 園,火熱的作業(ye) 場景映入眼簾。
高峰時段,平均每5秒鍾就有一輛貨車進出,穿梭於(yu) 貨物儲(chu) 存和轉運兩(liang) 個(ge) 倉(cang) 庫之間。倉(cang) 庫裏,機械臂和履帶配合“默契”,24小時不停歇,輕鬆熟練地完成貨物入庫、存儲(chu) 、包裝、分揀全流程,每天可處理超過40萬(wan) 個(ge) 訂單。商品從(cong) 這個(ge) 園區發出後,被發往重慶的112個(ge) 快遞站點。
這一園區不僅(jin) 為(wei) 消費者創造了物流便利,而且在金融工具的助力下還增添了眾(zhong) 多新“股東(dong) ”,讓更多普通投資者能夠分享到園區的發展紅利。今年2月8日,作為(wei) 我國首隻民企倉(cang) 儲(chu) 物流REIT(不動產(chan) 投資信托基金),以重慶、湖北武漢、河北廊坊三地物流園為(wei) 底層資產(chan) 的京東(dong) 倉(cang) 儲(chu) REIT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募集資金17.57億(yi) 元,投資者認購踴躍,其中網下投資者詢價(jia) 獲得超126.04倍認購。
京東(dong) 倉(cang) 儲(chu) REIT的上市,讓企業(ye) 能夠將被園區基礎設施占用的資金“騰挪”出來,投入更多其他項目。“基礎設施REITs進一步擴大了我們(men) 的融資渠道,有利於(yu) 盤活存量倉(cang) 儲(chu) 物流資產(chan) ,形成投資良性循環。”京東(dong) 產(chan) 發首席執行官曹冬介紹,倉(cang) 儲(chu) 物流行業(ye) 投資回報期較長,資金占用成本高,一定程度上限製了行業(ye) 發展,這一融資工具不僅(jin) 能夠為(wei) 企業(ye) 引來資金,更通過吸引專(zhuan) 業(ye) 的市場機構參與(yu) 項目運營管理,加速推進倉(cang) 儲(chu) 物流行業(ye) 的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作為(wei) 資本市場一大創新投融資工具,基礎設施REITs幫助民營企業(ye) 有效盤活存量資產(chan) 、拓寬融資渠道。與(yu) 此同時,作為(wei) 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債(zhai) 券市場是服務民營企業(ye) 融資的重要場所。今年以來,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渠道不斷拓寬,越來越多優(you) 質民營企業(ye) 通過公司債(zhai) 券、資產(chan) 支持證券(ABS)等產(chan) 品實現融資。不僅(jin) 吉利集團等龍頭企業(ye) 實現債(zhai) 券融資,越來越多的民營中小微企業(ye) 也獲得債(zhai) 券產(chan) 品的支持。
據上交所統計,今年前7月,上交所共推動民營企業(ye) 申報公司債(zhai) 券1544億(yi) 元,同比增長151%;核心企業(ye) 供應鏈、小額貸款等ABS產(chan) 品支持民營企業(ye) 累計發行1364億(yi) 元。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深交所發行具有增信措施的民企債(zhai) 券近3500億(yi) 元,發行核心企業(ye) 供應鏈ABS超7300億(yi) 元。
同時,交易所市場還不斷推動產(chan) 品創新,圍繞民企融資需求,持續推動民企發行科技創新債(zhai) 券、知識產(chan) 權證券化等創新型產(chan) 品,不斷提升服務民營經濟效能。
民企債(zhai) 券融資穩步發展的同時,仍存在由於(yu) 部分民營企業(ye) 主體(ti) 信用評級相對較低導致的發債(zhai) 難、發行成本高等問題。“此次《意見》提出‘推動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專(zhuan) 項支持計劃擴大覆蓋麵、提升增信力度’等政策,正是為(wei) 了進一步解決(jue) 這一痛點。”曾剛表示。
為(wei) 了加大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增信支持,證監會(hui) 不斷完善體(ti) 製機製,通過組織開展信用保護工具試點、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專(zhuan) 項支持計劃、民企債(zhai) 券央地合作增信模式等多種方式,發揮市場化增信作用,支持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截至今年6月末,交易所市場共創設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信用保護工具99單,支持61家民營企業(ye) 實現債(zhai) 券融資675億(yi) 元;合計推出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支持工具42單,增信支持33家民企債(zhai) 券融資332億(yi) 元。
專(zhuan) 家認為(wei) ,進一步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民營中小微企業(ye) 在債(zhai) 券市場融資,還要從(cong) 製度設計、信用體(ti) 係建設等多方麵持續發力。曾剛認為(wei) ,在支持信用保護合約業(ye) 務發展的同時,也要加強相應的監管體(ti) 係建設,加強對評級機構的監督和管理。此外,還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將企業(ye) 注冊(ce) 信息、財務指標等查閱權限適當開放給債(zhai) 券受托管理人、監管銀行等,加大信息公開度和透明度。
“在融資環境不斷優(you) 化的同時,廣大民營企業(ye) 還應當加強自身建設。”曾剛認為(wei) ,個(ge) 別民營企業(ye) 出現債(zhai) 券違約事件會(hui) 降低投資者預期,增加債(zhai) 券發行的難度和成本,因此民營企業(ye) 要更加重視財務管理、內(nei) 部控製等體(ti) 係建設,對可能出現的過度借債(zhai) 、過度投資等問題建立事前預警、事中監管、事後跟蹤的治理機製。(記者趙展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