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山水間的家》(第二季):展現新農人的美好生活

發布時間:2023-09-06 09:5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崔莉(中國藝術研究院攝影與(yu) 數字藝術研究所教授)

  山鄉(xiang) 巨變,閃耀熒屏,隨著大型文旅探訪節目《山水間的家》(第二季)上新,中國式現代化的萬(wan) 千氣象透過熒屏撲麵而來。從(cong) 秭歸橙子的甜蜜致富故事到全村參與(yu) 的火熱枇杷節,從(cong) 悠悠江南韻味的新型民宿到壘土成垛的智慧水田,一幅幅新時代中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壯麗(li) 圖景,在山水間徐徐展開。文化學者、文藝嘉賓、主持人組成“山水小分隊”,帶領觀眾(zhong) 進行一場沉浸式的發現之旅。他們(men) 行走在山水間,探訪美麗(li) 鄉(xiang) 村,從(cong) 產(chan) 業(ye) 、文化、生態等多維視角,解鎖生活在那裏的人們(men) 的幸福密碼,講述山水之間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故事。

  節目選取了浙江省五四村、湖北省萬(wan) 古寺村等天南地北各具特色的新時代“桃花源”。每期聚焦兩(liang) 個(ge) 鄉(xiang) 村,通過交叉敘事的結構展現“山水小分隊”在那裏進行慢節奏的生活體(ti) 驗以及任務式的尋訪過程,對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鄉(xiang) 村進行個(ge) 性化展示。其中,在探訪四川省石椅村時,節目將那裏舉(ju) 辦的一場枇杷節作為(wei) 敘事主線,以懸念、波折串起戲劇性內(nei) 容,為(wei) 觀眾(zhong) 留下了許多記憶點,也讓這個(ge) 鄉(xiang) 村更具辨識度。在江蘇省東(dong) 旺村,主創運用超高清的航拍鏡頭、延時攝影、微距攝影等技術,展示出江南水鄉(xiang) 的獨特韻味、“田無一垛不黃花”的唯美意境。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在人。在深入對話、深度探訪中,節目多維呈現“新農(nong) 人”的新形象、新風貌、新風尚,用心、用情、用功地書(shu) 寫(xie) 勞動者們(men) 昂揚向上的勞動精神、奮鬥精神、奉獻精神,生動展現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比如,在江蘇省東(dong) 旺村裏,“山水小分隊”揮舞鐵鍬參與(yu) 勞作,與(yu) 當地百姓閑話家常,在農(nong) 事活動中感悟“壘土成垛,擇高向上”的創新精神,致敬古代勞動人民的農(nong) 事智慧。

  文明之道,重在傳(chuan) 承。節目緊扣“家”這一文化載體(ti) ,將新農(nong) 村與(yu) 新農(nong) 家、新農(nong) 人與(yu) 新農(nong) 事的故事娓娓道來,引導觀眾(zhong) 深切體(ti) 會(hui) 鄉(xiang) 土文化的深厚底蘊。浙江省五四村一家人齊心協力辦民宿的故事,讓觀眾(zhong) 想象中“詩與(yu) 遠方”的田園生活有了現實的模樣。屈原的千古名篇《九章·橘頌》成為(wei) 湖北省萬(wan) 古寺村孩童人人吟誦的歌謠,屈原上下求索的人文精神也成為(wei) 這裏人們(men) 創業(ye) 路上的精神動力。在這一刻,山水與(yu) 家園之間,既有曆史與(yu) 現實的承繼,也有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對照。

  作為(wei) 一檔大型文旅探訪節目,《山水間的家》始終踐行著“思想+藝術+技術”的融合創新觀念,探索著“廣電+政務服務商務”的融合發展路徑,發揮主流媒體(ti)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實效作用。節目的傳(chuan) 播效應帶動了全國觀眾(zhong) 尤其是眾(zhong) 多網友線下紛紛打卡美麗(li) 鄉(xiang) 村。節目中的探訪之旅也成為(wei) 鄉(xiang) 村旅遊的網紅線路。美麗(li) 鄉(xiang) 村作為(wei) 旅遊目的地的可見度和美譽度顯著提高,催生了文旅新業(ye) 態,進一步助推了鄉(xia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的深度融合,增強了鄉(xiang) 村發展內(nei) 生動力,促進各地鄉(xiang) 村橫向聯係、互助發展,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新動能。不僅(jin) 如此,節目還吸引社會(hui) 輿論關(guan) 注鄉(xiang) 村話題,喚起了人民心中的“鄉(xiang) 愁”與(yu) “鄉(xiang) 情”,激勵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舞台上規劃新未來、施展新作為(wei) 、創造新生活。

  文化之意弘揚時代精神,振興(xing) 之力創造美好生活。《山水間的家》(第二季)以質樸真摯的尋訪態度,將寄予著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審美理想的田園牧歌式文化想象,澆灌到耕耘稼穡的現實創造與(yu) 創新圖景中,揭示出創造山鄉(xiang) 巨變的傳(chuan) 承之道與(yu) 創新之智,書(shu) 寫(xi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中國之力、中國之治。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06日 15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