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海上大風車機智應對台風過境 單日發電量刷新紀錄

發布時間:2023-09-06 10:09:00來源: 科技日報

  受台風“蘇拉”和“海葵”共同影響,福建省沿海連日來狂風不止,三峽集團福建區域海上風電場9月1日最大風速達23.56米/秒,安裝在該風電場的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不僅(jin) 沒有“宕機”,反而實現24小時滿功率運行,單日發電量達38.41萬(wan) 千瓦時,刷新世界紀錄!

  很多人不禁好奇,麵對台風肆虐,這個(ge) 輪轂高度達152米,掃風麵積約7個(ge) 標準足球場的“巨無霸”,是如何做到不懼風浪,禦風運行的?

  “台風對風電場的影響主要分為(wei) 兩(liang) 種,一種是破壞型,一種是增益型。”三峽集團風資源評估團隊負責人文仁強告訴記者,如果台風正麵來襲,往往對風機的損壞較大。在台風來臨(lin) 前,運維人員便提早對機組進行自動偏航變槳,甚至會(hui) 選擇停機,使其以最安全的角度迎戰台風,減少大風對風機的衝(chong) 擊。

  如果風電場處於(yu) 台風外圍,超大風速便將“壞事”變為(wei) “好事”。

  “台風過境會(hui) 帶來大風過程,利用好這個(ge) 過程,可以換來比往常更多的‘綠電’。”文仁強表示,台風“蘇拉”和“海葵”對三峽集團16兆瓦海上風機的影響恰是“增益”的典型效果,更是海上大風車機智應對台風過境的優(you) 異表現。

  要想向風借好力,需精準預測風雲(yun) 變幻。

  “當台風橫掃三峽集團福建區域海上風電場時,新研發的氣象智慧應用綜合平台派上了用場。”三峽集團氣象科創團隊負責人李矜霄告訴記者,借助這一平台,氣象團隊對台風生成、移動、強度等氣象要素進行多時空尺度精細化模擬、預警、預測,從(cong) 而優(you) 化發電並網效率,提升海上風電場站在極端天氣狀況下的氣象資源利用效率。

  “16兆瓦海上風機最大能扛住瞬時75米/秒的風速,相當於(yu) 能抵抗17級以上的台風。”金風科技研發代表高亞(ya) 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設計之初,研發團隊便對其超長葉片進行了強度、形狀、受力三方麵的抗台風定製化設計。“16兆瓦海上風機葉片采用後掠設計,以更為(wei) 纖細的葉片形狀降低承受風載,合理利用超長柔性葉片的彎扭耦合效應,在台風來臨(lin) 時可以有效卸載葉片的風力。而且,16兆瓦海上風機葉片的主梁采用碳纖維材料,強度是鋼的十倍,在增加葉片強度的基礎上能使重量減輕20%。”高亞(ya) 州說。

  台風過境,風速不斷變化,機組運行的方式也需要及時調整。文仁強告訴記者,在台風來臨(lin) 前,運維人員會(hui) 提前進行遠程抗台風模擬、機組斷電切換備用電源等一係列測試,為(wei) 迎戰台風做好充足準備。為(wei) 了保障機組能順利度過台風,台風過境時,運維人員還會(hui) 借助北鬥通信技術,從(cong) 陸上的控製中心發出信號,智能切換運行模式,調整16兆瓦海上風機的供電方式及機組偏航,在規避台風過境對機組產(chan) 生風險的同時,將風能源源不斷地轉化為(wei) 清潔電能。(記者 何 亮)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