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高校教材丟失卻要學生買單,責任全在班幹部?

發布時間:2023-09-07 09:30: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熊誌

  日前,一名臨(lin) 沂大學學生爆料稱,學校一學院的英語課本在運送途中,“由於(yu) 天氣和各種原因影響”,部分課本丟(diu) 失。網傳(chuan) 微信聊天截圖顯示,需要收集班費將費用補齊,“四個(ge) 班一起平攤,合計每人15.6元”。

  學生之前明明已經付過教材費,現在英語課本運丟(diu) 了,就被要求再付一次,為(wei) 教材丟(diu) 失買(mai) 單。有學生表示異議並在網上曝光該事件後,重複收取的費用才退還給了他們(men) ,倘若沒有輿論的壓力,這筆錢是不是就明目張膽地收取了?

  如果教材丟(diu) 失是學生的責任,那麽(me) 學生補救買(mai) 單,無可厚非;如果問題出在運送環節,那就該追究運送者的責任。班幹部不公開書(shu) 本丟(diu) 失的具體(ti) 原因,以一句“由於(yu) 天氣和各種原因影響”的敷衍說辭,就想轉嫁責任,把學生當軟柿子,這分明是一種強盜邏輯。

  對於(yu) 此事,學校方麵回應稱,是班委方麵自作主張,收學生的錢來填坑。說白了,學校以不知情為(wei) 由將責任推給班委,無非是想掩蓋自身的管理疏忽,但這樣的說辭恰恰暴露了新問題——班委本身是協助班主任、輔導員處理日常事務的職務,在學校和學生之間起到溝通服務的作用,如果沒有得到學校的許可,何來收費的權力?

  而且據報道,為(wei) 了把教材丟(diu) 失的窟窿補上,班委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收費,一些用不到英語課本的和已經有二手課本的學生也要掏錢。這種強製性攤派亂(luan) 收費,暴露了班幹部的“官威”,而這也是學校管理混亂(luan) 的結果。

  教材丟(diu) 了,讓沒有責任的學生買(mai) 單,本質上也是一種亂(luan) 收費行為(wei) 。校園亂(luan) 收費問題,向來是教育領域治理的重點,之前教育部等五部門發布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教育收費管理的意見》提到,“不得強製或者暗示學生及家長購買(mai) 指定的教輔軟件或資料”。用不上教材的學生,也要跟著交錢買(mai) 教材,這已經是赤裸裸的違規。

  班委強製收費,學生不得不交,說到底還是因為(wei) 學生群體(ti) 相對弱勢。班委雖然也是學生組建的,但其具有“半官方”的身份,甚至可能有學院的支持。

  所以,此次事件中,學校方麵將主要責任推給班委,顯然說不過去。沒有收費權力的班委,卻展現出強製攤派收費的“官威”,讓普通學生為(wei) 他人的過失買(mai) 單,對此局麵,學校方麵更應該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管理失職,造成了班委的權力濫用?

  一人15元左右的費用,雖然看著不多,但錢多錢少不是關(guan) 鍵,大學就應該有大學的樣子,每一分錢都要收得明明白白,都要合乎基本的程序。(熊誌)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