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為全球生態治理典範
【這些年,我們(men) 創造的奇跡⑩】
我國成為(wei) 全球生態治理典範
全球新增綠化麵積四分之一來自中國
光明日報北京6月21日電(記者姚亞(ya) 奇)記者從(cong) 國家林草局獲悉,最新公布的2022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我國已擁有森林麵積2.31億(yi) 公頃,森林覆蓋率超過24%。最近10年,我國累計造林9.6億(yi) 畝(mu) 、森林撫育12.4億(yi) 畝(mu) ,成為(wei) 全世界森林資源增長最多最快的國家。據國外機構統計,全球新增綠化麵積中,有四分之一來自中國。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森林麵積僅(jin) 有8000多萬(wan) 公頃,森林覆蓋率僅(jin) 有8.6%。滄海桑田的變化,來自幾十年來一代一代群眾(zhong) 的接續奮鬥。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堅持不懈走綠色發展之路,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等一係列重大工程和行動計劃接續開展、不斷強化。
在內(nei) 蒙古,天然林保護工程使這裏的森林資源得到恢複性增長,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毛披堿草等新種群在多地發現;在黑龍江,天然林資源全麵停止商業(ye) 性采伐,近2000萬(wan) 公頃天然喬(qiao) 木林得到休養(yang) 生息,十八大以來,全省累計完成營造林117.5萬(wan) 公頃,森林麵積增長3.4%,一些早已銷聲匿跡的野生動物再度躍入人們(men) 的視野……
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僅(jin) 天然林保護工程這一個(ge) 項目,就累計減少天然林采伐3.32億(yi) 立方米!在保住森林精華的同時,在過去20餘(yu) 年中,我國兩(liang) 輪大規模退耕還林還草實現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3.1億(yi) 畝(mu) 。如今,我國森林資源麵積居世界第5位,人工林麵積多年來穩居世界之首。
喜人綠色在中國廣袤大地上不斷延展,林海生金,正在變為(wei) 現實。
曾經是水土流失最嚴(yan) 重的地區之一的陝西延安,“綠色革命”使全市森林覆蓋率從(cong) 1999年的33.5%提高到2022年的53.07%,“森林城市”名副其實;在湖南湘西等地,林藥、林果、林旅等林下經濟、綠色經濟,正在讓村民們(men) 從(cong) “綠色銀行”中受益……
10年來,國家儲(chu) 備林建設也為(wei) 大地增綠作出了突出貢獻:截至目前,我國累計建設國家儲(chu) 備林9200多萬(wan) 畝(mu) ,工程建設區總蓄積增長2.7億(yi) 立方米。“十四五”期間,國家儲(chu) 備林還將建設3600萬(wan) 畝(mu) 以上,增加蓄積7000萬(wan) 立方米以上。
在一個(ge) 個(ge) 綠進沙退、荒原變林海的奇跡背後,離不開科技支撐。經過不斷探索,我國因地製宜,走出一條以水定林(草)、量水而行,喬(qiao) 灌草結合、封飛造並舉(ju) 的科學造林之路。目前,我國已全麵實行造林綠化任務帶位置上報、帶圖斑下達等工作規範。
我國引領全球綠化事業(ye) 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得到國際社會(hui) 高度評價(jia) 。三北工程被國際社會(hui) 讚譽為(wei) “世界生態工程之最”,成為(wei) 全球生態治理的成功典範;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