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現新的鳥翼類恐龍化石“奇異福建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yu) 古人類研究所和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合作,在福建首次發現恐龍化石,通過研究,確認為(wei) 該化石物種為(wei) 世界上侏羅紀最晚期和地理位置最南的鳥翼類恐龍,距今1.48億(yi) 年到1.5億(yi) 年之間,並將其命名為(wei) “奇異福建龍”,這一成果6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該化石於(yu) 2022年10月在福建北部的政和大溪盆地發現,經過近一年的修複和分析,研究團隊認為(wei) 此次發現的新物種前肢與(yu) 始祖鳥相似,後肢相對細長,在體(ti) 形上介於(yu) 恐龍和鳥類之間,是一類善於(yu) 奔跑的,或者生活在水邊的小型獸(shou) 腳類恐龍,並將其命名為(wei) “奇異福建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yu) 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王敏介紹,“奇異福建龍屬於(yu) 一類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的叫做‘鳥翼類’的恐龍,目前為(wei) 止,全世界在整個(ge) 侏羅紀發現鳥翼類恐龍化石非常稀少,隻有三個(ge) 地點有這樣的保存,一個(ge) 是在我國遼西或者河北地區的燕遼生物群,另一個(ge) 在德國的索倫(lun) 霍芬,奇異福建龍就代表了第三個(ge) 。通過對整個(ge) 侏羅紀全球古地理的複原,發現奇異福建龍代表了生活的緯度最南的恐龍化石記錄”。
為(wei) 研究鳥類起源和演化提供重要信息
據介紹,鳥翼類是由恐龍演化到鳥類過程中的一個(ge) 過渡物種,我國早期發現最早的鳥翼類是在“燕遼生物群”,大概距今1.6億(yi) 年,之後,“熱河生物群”發現最早的原始鳥類化石是在距今1.3億(yi) 年左右,兩(liang) 者演化過程中大概有3000萬(wan) 年的空白。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徐立明表示,經過研究確定奇異福建龍為(wei) 距今1.48億(yi) 年到1.5億(yi) 年之間,因此奇異福建龍的發現彌補了鳥類起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部分空白,為(wei) 研究鳥類起源與(yu) 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除了奇異福建龍外,考察團隊還發現了與(yu) 奇異福建龍同時期的大量保存完好的爬行動物化石,包括水生/半水生的龜鱉類、離龍類,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wei) “政和動物群”,這也是目前全球已知侏羅紀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的保存有鳥翼類的動物群。(總台記者 帥俊全 任梅梅 吳燕敏 劉夢齡 鄭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