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實驗玩具須守住安全底線
火山爆發、彩色噴泉……記者在網購平台搜索兒(er) 童科學實驗玩具,發現不少產(chan) 品覆蓋了幼兒(er) 園至六年級不同年齡段,便宜的數十元,貴的數百元。然而,火熱的生意背後,相關(guan) 產(chan) 品也暗含風險,比如在一些實驗玩具中含有一定數量的化學物質,對其安全風險、使用注意事項等,店家以及商品包裝都沒有任何提示。(見9月4日《揚子晚報》)
兒(er) 童實驗玩具熱銷,既是一種積極的市場現象,也是一種積極的教育現象。一方麵,兒(er) 童實驗玩具以及相應的實驗過程和結果,可以寓教於(yu) 樂(le) ,鍛煉兒(er) 童的動腦、動手能力,激發其科學興(xing) 趣和探索未知的欲望。另一方麵,不少家長與(yu) 孩子共同參與(yu) 實驗,這種合作有助於(yu) 促進家長與(yu) 孩子間的情感交流,構建和諧的親(qin) 子關(guan) 係。
不過,令人擔憂的是,兒(er) 童實驗玩具市場充斥著一些亂(luan) 象。比如,貨不對板,商家宣稱玩具能做幾十個(ge) 實驗,但實際上隻包含幾個(ge) 簡單的器具,根本做不了完整實驗;有的玩具材料已經過期,無法滿足實驗要求;有的玩具含有化學物質,具有一定危險性;有的是三無產(chan) 品、假冒偽(wei) 劣產(chan) 品、不合格產(chan) 品……這些亂(luan) 象涉及虛假誇大宣傳(chuan) 、欺騙誤導消費者、標簽違法、質量違法等問題,可能觸及法律底線和誠信底線,也可能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安全權等權益,拉低消費者的體(ti) 驗,甚至擾亂(luan) 市場秩序。
國家標準GB26387-2011《玩具安全化學及類似活動的實驗玩具》明確了兒(er) 童實驗玩具的化學物質要求、設備要求和標注要求等。比如,在化學物質要求方麵,規定了化學實驗玩具允許使用的化學物質和配製品的種類、限量及危險性類別;在標注要求方麵,規定兒(er) 童實驗玩具應標注產(chan) 品名稱、生產(chan) 廠家名稱、生產(chan) 地址及聯係電話、最低適用年齡等信息。標準還要求產(chan) 品應附帶包含警告和急救信息的內(nei) 容物清單及使用說明書(shu) 。
也就是說,當前我們(men) 已經有針對兒(er) 童實驗玩具的“安全籠頭”,但如何將“籠頭”套在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及具體(ti) 產(chan) 品上,是需要重點關(guan) 注的問題。為(wei) 此,相關(guan) 各方必須用法律和國標匯聚責任合力。生產(chan) 企業(ye) 和營銷商家應增強自律,嚴(yan) 格對照法律和國標規範生產(chan) 經營行為(wei) ,完善相關(guan) 產(chan) 品標注信息,保障產(chan) 品的質量和安全性。監管部門應依托國標加強線上線下巡查,暢通投訴舉(ju) 報渠道,廣泛收集問題線索,對問題玩具該查處的查處、該下架的下架、該曝光的曝光。電商平台應承擔起相應的管理責任,加強對入駐商家資質、商品及宣傳(chuan) 行為(wei) 的監督,及時采取必要措施幹預涉嫌違法行為(wei) ,並報告監管部門。當然,在麵對新產(chan) 品時,消費者也要留個(ge) 心眼,對安全性多加注意。
從(cong) 傳(chuan) 統益智玩具到科學實驗玩具,相關(guan) 產(chan) 品越來越豐(feng) 富,但萬(wan) 變不離其宗的是安全。(唐山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