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用好協同創新 助力中小企業

發布時間:2023-09-07 09:37:00來源: 人民日報

  從(cong) 集聚科研資源,到匹配產(chan) 研供需,再到打通產(chan) 業(ye) 鏈條,協同創新平台的作用,正被一點點發掘。協同創新的探索不斷深化,一定能為(wei) 中小企業(ye) 和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發展提升提供更強支撐

  

  量大麵廣的中小企業(ye) 是實體(ti) 經濟的重要力量,但每每麵臨(lin) 科技創新時,中小企業(ye) 創新力量不足的劣勢就顯露無遺。

  一邊是企業(ye) 的創新需求得不到充分滿足,另一邊則是部分創新資源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和利用。

  首先是科研人才,受限於(yu) 信息渠道和工作半徑,一些從(cong) 事應用研究的科研人員距離生產(chan) 一線較遠,他們(men) 的研究路線和研發成果,難以與(yu) 生產(chan) 需求匹配;其次是硬件設備,專(zhuan) 業(ye) 的科研設備往往投入較高,中小企業(ye) 難以負擔,而一些科研機構或大企業(ye) 裏的科研設備利用率並未飽和;此外,隨著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科研團隊的人員需求逐漸呈現出跨行業(ye) 、跨領域等特征,團隊搭建的難度不斷增大。

  為(wei) 解決(jue) 產(chan) 學研脫節、設備利用率不足、專(zhuan) 業(ye) 團隊搭建難等問題,一種名為(wei) “協同創新”的模式正在加速推廣。一些地方政府或龍頭企業(ye) 開始積極行動,圍繞中小企業(ye) 集中的生產(chan) 領域,布局一係列協同創新平台,平台上集聚的各類科研資源,匯聚成推動行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從(cong) 服務形式來看,協同創新平台重點提供中介對接服務。在平台上,中小企業(ye) 提出科研需求,掌握專(zhuan) 業(ye) 技術的科研團隊和機構則提供有針對性的技術支撐。當平台參與(yu) 者數量越來越多,需求和供給的匹配也更有效率。

  從(cong) 硬件保障來看,協同創新平台大多由政府部門或龍頭企業(ye) 發起,它們(men) 往往掌握更先進的科研裝置。當相關(guan) 科研需求逐漸積累,這些初期投入大、建設周期長的科研裝置,得以更頻繁地得到應用,充分釋放其價(jia) 值。

  從(cong) 團隊搭建來看,協同創新平台提高了機構間甚至行業(ye) 間科研力量整合的便利性。事實上,隨著數字經濟的興(xing) 起,跨界融合發展已經成為(wei) 不少企業(ye) 的經營策略,這也推動科技創新走向協同聯動。

  從(cong) 集聚科研資源,到匹配產(chan) 研供需,再到打通產(chan) 業(ye) 鏈條,協同創新平台的作用,正被一點點發掘和深化。我們(men) 期待這樣的平台數量更多、實力更強,為(wei) 中小企業(ye) 和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發展提升提供更強支撐。(白之羽)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