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七省市實施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近十年累計成交額152.63億元
中新社西寧9月7日電 (李雋)“早在2013年、2014年,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dong) 和深圳先後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探索不同特點地區碳市場建設途徑。7省市試點碳市場覆蓋7種溫室氣體(ti) 、十餘(yu) 個(ge) 行業(ye) ,近十年累計成交額152.63億(yi) 元(人民幣,下同)。”6日,中國生態環境部環境與(yu) 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經濟部主任韓文亞(ya) 在發言時說。
當日,傳(chuan) 承“兩(liang) 彈一星”精神中青年英才論壇在青海省西寧市舉(ju) 辦,在“融入碳交易戰略布局助力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分論壇上,韓文亞(ya) 以《積極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wei) 題作了主旨發言。
據介紹,碳交易機製作為(wei) 顯性碳價(jia) 機製,在多數發達國家是推動實現碳排放控製目標的政策工具。
全球各類碳市場分別覆蓋了1至7種溫室氣體(ti) ,分別納入工業(ye) 、電力、航空、交通、建築、廢棄物和林業(ye) 等行業(ye) ,碳排放量分別占其所在地區碳排放總量的18%至85%,碳排放總量約占當前全球碳排放總量23%,年度配額上限從(cong) 500萬(wan) 到45億(yi) 噸二氧化碳當量不等。
歐盟碳排放交易體(ti) 係是全球交易量最大、運行時間最長的碳市場,年覆蓋排放量約18億(yi) 噸,交易量100億(yi) 噸左右,主要是期貨交易,碳價(jia) 高達80歐元/噸。
韓文亞(ya) 說:“全國碳市場年覆蓋我國火電行業(ye) 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5億(yi) 噸,全球覆蓋規模最大,2021年7月16日啟動上線交易以來,截至2022年底,全國碳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量2.30億(yi) 噸,兩(liang) 年累計成交額104.75億(yi) 元。”
2019至2020年是中國碳市場第一個(ge) 履約周期,中國共納入發電企業(ye) 2162家,配額履約完成率為(wei) 99.5%。
韓文亞(ya) 介紹,在試點工作基礎上,中國碳市場整體(ti) 運行平穩有序,價(jia) 格發現機製作用初步顯現。交易價(jia) 格每噸在40至60元範圍內(nei) 波動,未出現暴漲暴跌現象,基本反映電力行業(ye) 降碳成本。(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