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你的扇子是風的骨頭”——品讀洪燭短章《桃花扇》

發布時間:2023-09-08 09:5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故人情】

  作者:查幹

  洪燭原名王軍(jun) ,生於(yu) 南京。他寫(xie) 過大量詩歌、散文、歌詞,著書(shu) 甚豐(feng) ,可惜英年早逝。

  我與(yu) 洪燭相識多年,但從(cong) 未深談過一次。多次與(yu) 他同行,參加詩歌活動,他總叫我老大哥,很親(qin) 切,其實,我是前輩。他人很沉穩,平時話不多,但談到文學,談到詩歌,話就多了起來,而且極有見地。於(yu) 是,我喜歡起這個(ge) 年輕人來。雖然表麵上從(cong) 未誇讚他,然看到他的詩歌,每每必讀。我擔憂過他的健康,有種感覺,他在匆匆趕路,透支也過度。果然,他過早地離去,令人惋惜。

  前些日子聽到消息,他生前的好友祁人、周占林等人,籌劃給他出版了個(ge) 人文集,這很令人欣慰,人走茶未涼,會(hui) 成為(wei) 一段佳話。我相信,他的遺作會(hui) 被讀者喜愛,好作品總是會(hui) 被人記住和珍藏——比如他的短章《桃花扇》:

  這把祖傳(chuan) 的扇子/注定是屬於(yu) 秦淮河的。秦淮河畔的桃花/開得比別處要鮮豔一些/你咳在扇麵上的血跡/是額外的一朵/風是沒有骨頭的,而你搖動的扇子/使風也有了骨頭/這條河流的傳(chuan) 說/注定與(yu) 一個(ge) 女人有關(guan) 。扇子的正麵與(yu) 背麵/分別是夜與(yu) 晝、生與(yu) 死、愛與(yu) 恨/是此岸與(yu) 彼岸。你的手卻不得不/承擔起這一切,於(yu) 是夜色般低垂的長發/成了秦淮河的支流/水是沒有骨頭的,而你留下的影子/使水也有了骨頭/你的扇子是風的骨頭/你的影子是水的骨頭,至於(yu) 你的名字/是那一段曆史的骨頭/別人的花朵輕飄飄/你的花朵沉甸甸

  《桃花扇》是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創作的曆史劇,寫(xie) 的是明代末年發生在南京的故事,才子侯方域在江南邂逅秦淮歌伎李香君,兩(liang) 人墜入愛河。魏忠賢的親(qin) 信阮大铖陷害侯方域,並強將李香君許配他人。李香君不從(cong) 而撞頭欲自盡,濺血詩扇,侯方域的朋友楊龍友用血點在扇中畫出一樹桃花。南朝滅亡後李香君入山出家,揚州陷落後侯方域也出家學道。這是一出悲劇。

  能看出,洪燭對這個(ge) 故事動了真情,並把它凝縮於(yu) 一首小詩裏,以虛筆將故事裏的情節連接起來,並注入新鮮的血液,這需要高超的語言表達能力,並運用中國傳(chuan) 統詩藝。傳(chuan) 統詩藝是中國詩歌的瑰寶,並非西方現代派寫(xie) 法所能替代。

  “風是沒有骨頭的,而你搖動的扇子/使風也有了骨頭”,這是驚人的一筆。很少有人會(hui) 把風與(yu) 骨頭聯係在一起,如此,風有了人格、品質,這都是李香君有骨頭的扇子扇給它的。這是借筆抒情,李香君的堅毅被描畫了出來。“扇子的正麵與(yu) 背麵/分別是夜與(yu) 晝、生與(yu) 死、愛與(yu) 恨/是此岸與(yu) 彼岸”,詩人用扇子的正麵與(yu) 背麵,寫(xie) 盡了她與(yu) 他的日日夜夜,生死別離,愛與(yu) 恨,以及被迫相隔之後的兩(liang) 地相思。這是一種高度凝縮的藝術手法。“你的手卻不得不/承擔起這一切,於(yu) 是夜色般低垂的長發/成了秦淮河的支流”,又是一個(ge) 跨越性很強的跳躍,長發與(yu) 夜色相連接,人們(men) 就想到她身處的黑暗環境。而長發垂成了秦淮河的支流,極美又很哀怨,於(yu) 是乎,水有了仙氣。“水是沒有骨頭的,而你留下的影子/使水也有了骨頭/你的扇子是風的骨頭/你的影子是水的骨頭,至於(yu) 你的名字/是那一段曆史的骨頭”,她投入水波的影子,變成了水的骨頭。這裏,詩人所欣賞與(yu) 讚美的,是李香君的骨氣。

  有人評論:“洪燭的《桃花扇》剛柔相濟,有憐惜,有讚美,有哀歎,背景錯綜複雜的故事,到了洪燭筆下,僅(jin) 用寥寥二十行,便厚重深邃地承載了一段刻入曆史的堅貞愛情。而李香君的名字,也成為(wei) 一段曆史的骨頭。”我認同這一評價(jia) 。從(cong) 此,柔弱美麗(li) 又有風骨的李香君,站在了人生高地,向我們(men) 招手。於(yu) 是,秦淮河與(yu) 李香君,成了人們(men) 不朽的記憶。

  秦淮河,大部分在南京市境內(nei) ,它孕育了南京的古老文明,是南京的母親(qin) 河,也被譽為(wei) 中國第一曆史文化名河。那一年,我和洪燭與(yu) 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yu) 名詩人出席太湖國際詩會(hui) ,其間,受邀夜遊秦淮河景區。那天晚上,燈火璀璨,遊人如織,但在我看來,這裏猶如幽境。曆史在沉思,桃花在灼灼低語,那一把有血有骨頭的扇子,仍在搖動。詩人洪燭,是南京的赤子,他與(yu) 秦淮河,與(yu) 那一把桃花扇,永駐於(yu) 故地,為(wei) 曆史,也為(wei) 人世增添了動人的色彩。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08日 15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