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努力,把減少的收成“扳回來”(深閱讀)
河北涿州搶抓農(nong) 時準備秋播——
齊努力,把減少的收成“扳回來”(深閱讀)
本報記者 張誌鋒
“突突突……”水泵在地頭轟鳴,劉金紅看著地裏的積水越來越少,懸著的心漸漸放下了。“玉米被淹了,得趕緊排澇,不能耽擱下一季種麥子。”
前不久,河北涿州市遭受暴雨洪澇災害,全市共15.9萬(wan) 畝(mu) 玉米受災。洪水退後,涿州市東(dong) 城坊鎮寧村村民劉金紅的玉米地裏仍有積水,村裏趕緊調來水泵幫著排水。
為(wei) 盡量挽回損失,初秋時節,當地正抓緊排澇、整地,爭(zheng) 取10月份按期播種小麥。
政策性保險助力,減輕群眾(zhong) 損失
東(dong) 城坊鎮是農(nong) 業(ye) 鎮,耕地大多是高標準農(nong) 田。劉金紅介紹,往年每畝(mu) 玉米一季淨收入1500元左右,今年因為(wei) 洪澇災害,收成損失了不少。
正當劉金紅發愁時,當地保險公司派人來地裏核查了災情,每畝(mu) 能賠付480元。原來,她此前投保了政策性農(nong) 業(ye) 保險,每畝(mu) 每季的保費46元。“自個(ge) 兒(er) 隻需出1塊錢,剩下的由政府補貼。”劉金紅說。8月24日,她還收到了蓄滯洪區農(nong) 作物補償(chang) ,每畝(mu) 先期補償(chang) 500元。“兩(liang) 項加起來共980元,接下來買(mai) 肥料、麥種都有現錢了。”劉金紅說。
“這次全鎮共1.9萬(wan) 畝(mu) 玉米受災,農(nong) 民基本上都辦理了政策性農(nong) 業(ye) 保險。”東(dong) 城坊鎮鎮長郭曉博說,今年東(dong) 城坊鎮共4987戶農(nong) 民為(wei) 玉米辦理政策性農(nong) 業(ye) 保險,比上年增加103戶;參保麵積共41904畝(mu) ,比上年增加3720畝(mu) 。8月中旬,受災的1734戶農(nong) 民全部得到賠付。
為(wei) 提高農(nong) 民抗災能力,確保農(nong) 民穩步增收,涿州市推出政策性農(nong) 業(ye) 保險,涵蓋玉米、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農(nong) 戶自願投保,保費由各級財政補貼。“農(nong) 民的投保積極性很高,大多數種糧農(nong) 戶都投保了。這次保險發揮了‘雨傘(san) ’作用,加上蓄滯洪區農(nong) 作物先期補償(chang) ,農(nong) 民手頭有錢,可以購買(mai) 農(nong) 資,助力恢複重建。”涿州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劉金坡說,這次涿州約有3.95萬(wan) 農(nong) 戶受災,截至8月底,涿州市完成與(yu) 暴雨洪澇災害相關(guan) 的農(nong) 業(ye) 保險賠付、預賠付共7318.03萬(wan) 元。
提供農(nong) 技支持服務,做到保產(chan) 穩產(chan)
洪水退後,玉米地留下積水和淤泥。
“地裏有淤泥,幹了以後開裂,像石頭一樣硬。”東(dong) 城坊鎮農(nong) 民王愛東(dong) 摳起一塊巴掌大的淤泥說,“頭一次碰到這種情況,不知道怎麽(me) 辦。”
一籌莫展之際,當地舉(ju) 辦了農(nong) 作物災後恢複生產(chan) 工作培訓視頻會(hui) ,邀請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教授和河北農(nong) 業(ye) 大學教授為(wei) 當地農(nong) 民做培訓。“視頻會(hui) 開到了鎮上,專(zhuan) 家提出可以改種、搶種,減少損失。”王愛東(dong) 說。
會(hui) 後,當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下發災後恢複的技術“明白紙”,王愛東(dong) 一一對照:先排澇,晾幹後先旋耕,把秸稈還田,再深耕深翻,晾曬散墒,最後備播小麥。
“抓緊搶種,才能保糧食生產(chan) ,助農(nong) 民增收。”劉金坡說,“當務之急是排澇、整地,力爭(zheng) 過水的地都能趕上種小麥。”
涿州市屬於(yu) 糧食主產(chan) 區,種植小麥29萬(wan) 畝(mu) 。災後,涿州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製定3個(ge) 技術指導方案,派出12個(ge) 農(nong) 技小組,為(wei) 農(nong) 民提供技術服務。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涿州教學實驗場就設在東(dong) 城坊鎮,該校專(zhuan) 家團隊來到受災農(nong) 田采樣、因地製宜製定農(nong) 作物災後恢複技術方案,“經過實地測定,土壤沒有大的損壞,接下來要增加底肥,讓農(nong) 民保產(chan) 穩產(chan) ,還要爭(zheng) 取增產(chan) ,把減少的收成‘扳回來’。”
穩定市場保證供應,秋播肥料、種子充足
災情是否會(hui) 影響農(nong) 資價(jia) 格?農(nong) 資供應是否充足?
在東(dong) 城坊鎮供銷社,記者見到了負責農(nong) 資銷售的王彥龍。
王彥龍介紹:“每年麥收後,我們(men) 會(hui) 根據經驗預訂秋播用的複合肥等。今年預訂小麥專(zhuan) 用肥150多噸,已到貨25噸。售賣價(jia) 格不變,跟之前一樣。”
鄰近的百尺竿鎮供銷社因洪澇災害,導致一些農(nong) 資存貨受損。“我們(men) 預訂了120噸小麥專(zhuan) 用肥,執行涿州市供銷社統一定價(jia) ,價(jia) 格不漲。” 百尺竿鎮供銷社工作人員李木廣說。
涿州市共有17個(ge) 基層供銷社,分布在11個(ge) 鄉(xiang) 鎮。“洪水前,涿州市供銷係統共預訂小麥專(zhuan) 用肥5000噸、小麥種子500噸,可以滿足全市70%的市場需求。”涿州市供銷社副主任康嶽說,“我們(men) 不僅(jin) 不漲價(jia) ,還要發揮主渠道作用,全力為(wei) 農(nong) 民提供急需的農(nong) 資用品等。”
除了供銷社,個(ge) 體(ti) 農(nong) 資店的農(nong) 資供應也保持穩定。走進涿州市刁窩鎮萬(wan) 全莊村萬(wan) 豐(feng) 農(nong) 資店,各類農(nong) 資一應俱全,小麥專(zhuan) 用肥每袋40公斤,標價(jia) 從(cong) 130元至140元不等。“我們(men) 提前訂了貨,現在售價(jia) 和之前一樣。”農(nong) 資店店主說。
刁窩鎮小柳村村民劉德磊家有4畝(mu) 玉米受災,正準備播種小麥。“我去了附近兩(liang) 家農(nong) 資店,價(jia) 格和去年差不多,品種也很全。”劉德磊說。
劉金坡表示,涿州市農(nong) 業(ye) 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將繼續加大巡查力度,全力保障秋播肥料、種子供應市場穩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