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重慶兩江新區:全鏈條服務創新創業和就業

發布時間:2023-09-11 10:0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張國聖 李宏 黃漢鑫

  “我們(men) 這兒(er) 沒有專(zhuan) 業(ye) 隻有方向。學院實行實驗室教學,明月科創實驗班的同學從(cong) 大一開始,每個(ge) 暑假都要參加學院和兩(liang) 江新區科創基地共同主辦的夏令營,接受嚴(yan) 格的訓練。目前,明月班大四年級的30名學生中,已經有1支創新創業(ye) 團隊拿到了200多萬(wan) 元的天使輪投資,3支團隊拿到了50多萬(wan) 元的種子輪投資。”談到大學生就業(ye) 創業(ye) ,重慶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郭坤銀很有底氣。

  近年來,重慶兩(liang) 江新區構建從(cong) 產(chan) 業(ye) 到就業(ye) 的全鏈條服務支撐體(ti) 係,努力為(wei) 轄區內(nei) 高校、科研院所、企業(ye) 以及各類人員提供優(you) 良環境,促進創新創業(ye) 和就業(ye) 。

  坐落於(yu) 兩(liang) 江新區的重慶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緊盯國家重點新興(xing) 領域和重慶重大專(zhuan) 項,麵向產(chan) 業(ye) 培養(yang) 人才。“通過與(yu) 企業(ye) 共同投資建設協同創新中心,我們(men) 和企業(ye) ‘深度綁定’,形成自己的技術研發體(ti) 係。”郭坤銀說,今年畢業(ye) 班120多個(ge) 畢業(ye) 設計中,88個(ge) 來自企業(ye) 生產(chan) 一線。

  “2018年學院成立時,我們(men) 就建立了產(chan) 學研合作辦公室。此外,我們(men) 還舉(ju) 辦實習(xi) 雙選會(hui) 和校企合作開放日,請企業(ye) 技術骨幹來學院實驗室帶著學生搞開發,將遇到的問題分解成一個(ge) 個(ge) 小項目交給學生,由學生組建的實驗室團隊為(wei) 他們(men) 提供解決(jue) 方案。”重慶理工大學兩(liang) 江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張小川說,學院與(yu) 兩(liang) 江新區密切協作,培養(yang) “麵向產(chan) 業(ye) 一線做研發的工程師”,該院的學生也是從(cong) 大一假期就參加夏令營。

  “我們(men) 每年都會(hui) 組織‘兩(liang) 江名企校園行’等活動,還根據大學生求職方式的變化開通公眾(zhong) 號、視頻號等新媒體(ti) 平台,通過‘主播探企’等方式解決(jue) 就業(ye) 信息和崗位供需不對稱的問題。最近幾年,我們(men) 累計舉(ju) 辦線上線下招聘會(hui) 800多場,幫助轄區內(nei) 企事業(ye) 單位招聘了8萬(wan) 餘(yu) 人。”重慶兩(liang) 江新區人力資源公司人才招聘部負責人劉洪東(dong) 說。

  重慶兩(liang) 江新區社會(hui) 保障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楊曉林介紹,兩(liang) 江新區對吸納應屆畢業(ye) 生的單位,按照每人2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貼;對個(ge) 人創業(ye) 給予8000元一次性創業(ye) 補助和最高40萬(wan) 元的貼息貸款擔保。全區還建立了16家創業(ye) 孵化基地,為(wei) 大學生提供免費創業(ye) 工位。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11日 10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