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三星堆 古蜀“奇妙遊”
借助3D光雕數字技術打破物理空間,數十台高清投影營造近千平方米光影世界,以科技手段詮釋現代視角的三星堆宇宙……近日,“遇見古蜀: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藝術展”全球巡展首展在上海開幕。展覽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hui)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支持,中國文化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北京中創文旅文化產(chan) 業(ye) 集團主辦,遇見博物館承辦。通過數字藝術形式的二次創作,講述古蜀輝煌曆史,用科技賦能文化,讓文物“活”起來。
光影空間再現古蜀文化
作為(wei) 古蜀國政治、文化及經濟中心,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大宗古蜀秘寶震驚天下,被譽為(wei) 20世紀人類最偉(wei) 大的考古發現之一。遇見博物館策展團隊介紹,“遇見古蜀: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藝術展”的推出,就是為(wei) 了讓更多人關(guan) 注古蜀文化,更好地了解和認識三星堆。
展覽分為(wei) “古蜀覓蹤”“敬事神明”“神國萬(wan) 象”“夢回古蜀”(光影大秀)四大單元,靜態展陳和光影大秀兩(liang) 大部分。前三單元屬於(yu) 靜態展陳,通過古蜀元素提煉、大型場景模擬還原、文物仿製品展陳、數字多媒體(ti) 互動等,展現三星堆的考古發現、生產(chan) 生活、祭祀文化、信仰體(ti) 係等。其中,青銅神樹、大立人像、大麵具、縱目麵具、人頭像等三星堆文化代表性文物仿製品及相關(guan) 場景的複現,使觀眾(zhong) 身臨(lin) 其境,全方位感受光影展創作的靈感來源。
第四單元“夢回古蜀”,以近千平方米的沉浸式數字化光影空間、30分鍾的光影視聽體(ti) 驗,融合數字光影技術和藝術表現手法,呈現出一個(ge) 神秘輝煌的古蜀文明世界。光影空間采用高清視頻投影,以3D光雕數字技術打破物理空間,將物體(ti) 變成影像投影的顯示載體(ti) ,幻化成多彩綺麗(li) 的三維境界,給觀眾(zhong) 帶來強烈的視覺衝(chong) 擊。
同時,展覽又以數十個(ge) 三星堆未解之謎帶領觀眾(zhong) 逐章梳理謎題,走入三星堆宇宙。各種互動解密、元素打卡點不斷豐(feng) 富觀眾(zhong) 的觀展體(ti) 驗。例如在體(ti) 感交互環節中,觀眾(zhong) 可通過定點識別,生成自己的古蜀人體(ti) 態鏡像。隨著身體(ti) 擺動,對應的古蜀人也會(hui) 隨之舞動,仿佛現代人與(yu) 古蜀人跨越時空的交流。
自8月初開幕起,“遇見古蜀: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藝術展”前三周接待6萬(wan) 人次參觀展覽,成為(wei) 上海深受觀眾(zhong) 尤其是青少年好評的熱門打卡點。
“沒想到展覽能用如此有創意的方式演繹出古蜀文明,每一個(ge) 場景都有記憶點,配樂(le) 宏大,畫麵清晰細膩,神鳥、神樹、麵具,古蜀人的生活畫麵,都非常逼真,讓人仿佛置身那段遙遠的時光。”上海市民李女士看完展覽後表示。
曾經參與(yu) 三星堆三號坑挖掘工作的上海大學文化遺產(chan) 與(yu) 信息管理學院教師徐斐宏看完展覽也感到非常震撼。他說:“光影展給大家提供了很多文物的細節,這是以往在博物館看實物展品很難發現的。”
科技賦能大勢所趨
今年暑假,隨著三星堆博物館新館的開館,三星堆再次成為(wei) 文博頂流IP。根據官方統計,新館每天預約門票點擊量超過130萬(wan) 次,而新館試運營期間每天隻開放1萬(wan) 張門票,網友戲稱“比演唱會(hui) 門票還難搶”。不隻是三星堆博物館,從(cong) 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到陝西曆史博物館、蘇州博物館,許多博物館都出現“一票難求”的現象。
麵對觀眾(zhong) 參觀博物館的熱情,如何將1.08億(yi) 件(套)國有可移動文物、76.7萬(wan) 處不可移動文物更多地呈現在觀眾(zhong) 麵前,提供從(cong) 講解到展示的精細化服務,是文博界麵臨(lin) 的重要課題。此次展覽期間舉(ju) 辦了一場科技賦能文物“活化”的專(zhuan) 家分享會(hui) ,來自文博領域的專(zhuan) 家學者紛紛獻計獻策。
“收藏單位、文化機構與(yu) 市場的結合,是緩解博物館接待瓶頸、滿足觀眾(zhong) 深層次觀展與(yu) 研學需求的重要補充,也是繁榮發展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的重要途徑。收藏單位更要積極研究新趨勢、新變化,發現其中蘊含的新機遇,拓展文物資源活化利用的途徑。”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hui) 理事長劉玉珠表示。
在他看來,科技創新引領文物事業(ye) 發展的未來方向,把數字技術以及新的科技手段運用到傳(chuan) 統文物的展覽中,推進大遺址和文物展示等場所的數字化改造,發展虛擬展示空間,打造沉浸式場景體(ti) 驗,是文物活化展示的大勢所趨。
如今各種數字化藝術展越來越多,上海交通大學博物館館長、原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認為(wei) ,現在的數字化藝術展從(cong) 技術層麵看已不是問題,問題是講什麽(me) ?如何講?數字化藝術展不僅(jin) 要展現看不見的文物細節,也要通過數字技術把文物背後的故事挖掘出來。例如“遇見古蜀·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藝術展”的核心部分,就展示了三星堆的曆史脈絡、考古發掘過程,拉近了三星堆與(yu) 當代人的距離。
包括“遇見敦煌光影藝術展”“遇見古蜀·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藝術展”等在內(nei) 的遇見博物館係列展覽,是將科技成果轉化為(wei) 文物活化展示的一次次深入探索,也是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動實踐。
不少觀眾(zhong) 注意到,“遇見古蜀: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藝術展”是全球首展。中國對外文化集團總經理李保宗表示,未來展覽將邁出國門,讓不可移動的三星堆文化和藝術,不但能走進中國普通民眾(zhong) 的生活,還可以“走出去”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把三星堆文化通過新形式傳(chuan) 播到世界各地。(鄭 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