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城市綠化係列調查之一:防止“生態形式主義”

發布時間:2023-09-20 09:52: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 題:城市綠化係列調查之一:防止“生態形式主義(yi) ”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城市綠化關(guan) 係城市生態環境改善,關(guan) 係人居環境品質和人民生活幸福。近年來,我國城市綠化建設不斷推進,但“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城市在綠化過程中依然存在“麵子工程”“形式主義(yi) ”傾(qing) 向,重建設、輕養(yang) 護,重景觀、輕生態,引起有關(guan) 方麵的關(guan) 注。

  “麵子工程”屢禁不止

  從(cong) “見縫插綠”“拆違補綠”到“開放草坪”“沉浸體(ti) 驗”,近年來,各地城市綠色生態建設加速。

  目前,全國累計建設口袋公園近3萬(wan) 個(ge) ,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十年前的39.22%提高到現在的42.69%,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麵積由十年前的11.8平方米提高到現在的15.29平方米。

  在交出靚麗(li) 的綠化“成績單”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城市仍存在違背發展規律搞綠化的問題。一些地方綠化貪大求全,過度追求“綠色政績”,不顧當地實際,追求快速見效。一些城市的新建住宅小區、公園和道路綠化中,被成群支架包圍、掛著營養(yang) 袋的“站樁樹”屢見不鮮。

  在西北省份某市的部分主幹道上,種植有鐵樹、三角梅等南方花木。由於(yu) 存活難度較大,這些花木需要定期噴灑生根劑、促芽劑等,每年10月到來年3月的冬季低溫期,還需捆紮保溫帶、搭薄膜溫室,既增加了越冬防寒費用,又影響冬季城市景觀。

  一些城市還大量砍伐、頻繁更換行道樹,將現有較大的樹木移走後,建花帶、種地被植物,使街道失去了原有的濃蔭蔽日效果。

  湖南省林科院研究員吳際友告訴記者,一些地方在城市綠化中對自然地形進行大刀闊斧的挖、填、搬,或采用以灌木、草坪等地被植物為(wei) 主的規整式配置,一條道路隔離帶每平方米每年成本接近1000元,維護成本占比更是高達70%。

  一些地方過度追求“四季常綠”,跟風引種新奇花木。近年來,一些城市把“四季有花”“四季見景”作為(wei) 綠化工作的首要目標,投入大量資金跨氣候區引種新奇花木,大麵積發展生態結構單一的花穀、花海、彩葉林等,忽視了生物多樣性要求和城市綠地的生態基礎功能。

  四川農(nong) 業(ye) 大學副教授劉光立調查發現,近來國內(nei) 掀起“藍花楹熱”,四川已有50%的地區種植,但藍花楹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氣候環境,個(ge) 別城市盲目引種效果不佳,造成浪費。

  科學評估不足致綠化浪費

  忽略綠化建設的實際需求和效益,不充分考慮當地氣候條件選用成本高昂的植物品種……對於(yu) 城市綠化中的“形式主義(yi) ”現象,受訪專(zhuan) 家表示,一些城市綠化決(jue) 策機製不完善,不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

  “樹木花草是有生命力的,不是領導拍腦門就能長好。”華中農(nong) 業(ye) 大學園藝林學學院教授包滿珠說,一些地方追求“時尚”“洋氣”,無視當地本來長得很好的常見植被,花大價(jia) 錢從(cong) 外地引入一些樹種或者花卉,結果這些植被不能適應本地自然環境,活不好,不得不花大價(jia) 錢養(yang) 護,造成極大浪費。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說,有些城市綠化觀念滯後,存在路徑依賴現象,用“大開發”的思維模式搞綠化建設,希望通過綠化帶動土地開發,沒有真正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

  此外,還有一些城市忽視城市綠化防護遮蔭、淨化空氣、為(wei) 居民提供就近鍛煉休息場地等基本功能,片麵追求形式、形象。一些城市引進的綠化樹種不科學,導致市民出現過敏症多發等問題。

  “城市綠化要充分評估地方財力、水資源的承載能力等,推廣節約型、節水型園林綠化,新建項目應優(you) 先選用管護成本相對較低的鄉(xiang) 土適生植物和本地種苗。”王凱說,城市綠化引進外來物種,尤其是觀賞樹木,應根據城市的氣候、土壤條件,進行生態影響評估後再引入,避免個(ge) 別城市的領導以個(ge) 人喜好引進當地並不適宜栽種的植物,造成浪費。

  建立健全公眾(zhong) 參與(yu) 機製

  受訪專(zhuan) 家表示,城市綠化是一項科學係統工程,需要政府、園林企業(ye) 、行業(ye) 專(zhuan) 家以及公眾(zhong) 等多方共商共治,才能有效實現城市綠化的高質量發展,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宜居品質。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wei) 人民。”對於(yu) 重大城市綠化建設項目,王凱說,要進行充分論證,廣泛征求公眾(zhong) 意見,嚴(yan) 格審批管理,保障項目質量。同時,暢通社會(hui) 監督渠道,如果遇到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情況,應及時反思並停止。

  北京林業(ye) 大學園林學院院長鄭曦說,鄉(xiang) 土植物對土壤、氣候等適應性強,育苗成本較低,綠化項目建設要充分利用鄉(xiang) 土樹種資源,使之成為(wei) 地方性自然景觀的主角。

  例如,北京2015年啟動“增彩延綠”科技創新工程,通過引種選育鄉(xiang) 土野生植物和同緯度的其他地區的植物,在北京推廣了80多個(ge) 植物新品種,解決(jue) 首都園林綠化色彩少、綠期短的問題。

  規範城市綠化建設和運維管理,還應當進一步完善相關(guan) 法規和標準。上海市園林科學規劃研究院院長張浪說,現行《城市綠化條例》還不夠完善,不能完全適應當前階段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發展要求;應當進一步完善相關(guan) 法律法規,更好地推進城市綠化的保護、更新、管控。(記者王優(you) 玲、潘潔、柯高陽、周勉、王豔)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