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旅遊”跨區域創新解鎖文旅發展新勢能
共推“津—瀘—宜”巴蜀非遺釀造技藝旅遊品牌
“非遺+旅遊”跨區域創新解鎖文旅發展新勢能
“一碗酒釀一碗情,一碗江水也能行酒令,回望古今的傳(chuan) 奇,津瀘宜的美景伴我行。”一支創意時尚MV拉開了“津—瀘—宜”巴蜀非遺釀造技藝旅遊品牌發布的序幕。這也標誌著川渝地區首個(ge) “非遺+旅遊”跨區域品牌正式亮相。
8月30日,首屆巴蜀非遺釀造技藝旅遊創新發展大會(hui) 在重慶市江津區舉(ju) 辦。本次大會(hui) 以“保護傳(chuan) 承巴蜀非遺助推長江經濟帶建設”為(wei) 主題,旨在共推津瀘宜巴蜀釀造技藝旅遊品牌,借力文旅IP新形象,促進文旅資源新融合,解鎖文旅發展新勢能,助力打造具有國際範、中國味、巴蜀韻的世界級休閑旅遊勝地,助推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
本次大會(hui) 由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hui)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重慶市江津區政府、四川省瀘州市政府、四川省宜賓市政府、中國旅遊報社聯合主辦,重慶市江津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hui) 、四川省瀘州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四川省宜賓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中國旅遊報社品牌活動部聯合承辦。
江津、宜賓、瀘州三地既有沿水而居的地理同勢,也有緣水而盛的經貿曆史,同根同源,一脈相承。三地首次聯動建立區域共有旅遊品牌,助力巴蜀非遺釀造技藝創新發展。
“千年巴蜀釀,醉美津瀘宜”,一條共有品牌廣告語,將巴蜀釀造技藝的曆史娓娓道來,也道出津瀘宜三地的文旅魅力;三地共創MV奏響“同飲一江水,共唱一首歌”的美妙和韻之曲。同時,三地共創文旅IP“一斤六”也在大會(hui) 現場驚喜亮相。
頭戴麒麟銜寶青銅冠、身穿鸞鳳雙飛白月袍,翩翩公子“一斤六”凝結三地千年釀造技藝化身而來,聚三地之靈氣,揚巴蜀釀造技藝。依托共有IP形象“一斤六”,三地還同創一批文創產(chan) 品,以“一斤六”為(wei) 主題的共有品牌驛站也將入駐三地各大景區及文旅集散節點。屆時,“一斤六”將化身三地文旅推薦官,帶你在共有微驛站這一方小小天地,品三地佳釀、賞城市風物。
以三地釀造技藝為(wei) 線索,大會(hui) 現場還展現了3條跨區域釀造技藝主題旅遊線路,即“山水低語,意趣非遺之旅”“人文休閑,釀情非遺之旅”“穿窖而行,美好非遺之旅”。3條線路分別以江津、宜賓、瀘州為(wei) 出發點,在旅途中可以看見四麵山水,感受鍾靈毓秀;可以看古鎮人文,煙火氤氳,追尋紅色足跡……
此次品牌發布受到了全國眾(zhong) 多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的關(guan) 注,來自成渝地區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投融資機構、非遺釀造企業(ye) 、全國旅行商及OTA平台代表,以及專(zhuan) 家、學者等100餘(yu) 人齊聚江津,共話非遺與(yu) 旅遊創新融合發展的更多可能。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協會(hui) 會(hui) 長王曉峰,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文化和旅遊部“十四五”規劃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魏鵬舉(ju)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yu) 社會(hui) 學學院教授林繼富,浙江旅遊科學研究院執行院長張曉峰圍繞“非遺釀造技藝與(yu) 旅遊深度融合發展之路”,紛紛建言獻策。
大會(hui) 還舉(ju) 辦了以“非遺釀造技藝創造性轉化,文旅融合創新性發展”為(wei) 主題的高端對話,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五糧液集團、重慶江記酒莊有限公司等釀造企業(ye) 代表和攜程集團代表作為(wei) 嘉賓,圍繞全國酒旅融合項目運營心得及操盤心法,從(cong) 非遺資源到產(chan) 業(ye) 促進,結合三城釀造技藝,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津—瀘—宜”巴蜀非遺釀造技藝旅遊品牌的發布,用一種新的思路,以非遺為(wei) 紐帶,將川渝的人文、風景等資源緊緊連接在一起,通過資源的整合,創造出更具市場化的旅遊產(chan) 品,將助推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的建設及成渝經濟圈發展,為(wei) 全國非遺保護與(yu) 傳(chuan) 承樹立了新的標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