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江蘇第二師範學院:薪火相傳鑄師魂

發布時間:2023-09-21 09:5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安林 戴曉鳳

  “這是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夢中學校!”9月9日是江蘇第二師範學院的新生報到日,2023級新生楊心語來到校園,內(nei) 心十分激動,因為(wei) 這所學校也是她父母的母校。

  江蘇第二師範學院的前身是江蘇教育學院,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江蘇省最早開辦的17所本科普通高校之一,被譽為(wei) “江蘇基礎教育名師名校長的搖籃”,為(wei) 教育戰線輸送了20多萬(wan) 名合格的基礎教育教師。近年來,學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黨(dang) 建與(yu) 人才培養(yang) 、學科建設與(yu) 服務地方等深度融合,為(wei) 江蘇教育強省建設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了貢獻。

  “近三年,學院有213名優(you) 秀本科生入選本科生導師製。通過黨(dang) 員教師的指導,學生在豐(feng) 富專(zhuan) 業(ye) 知識的同時,政治修養(yang) 和綜合能力素養(yang) 也得到極大提升。”日前,文學院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劉瑩與(yu) 黨(dang) 員教師在黨(dang) 員活動室一起探討如何踐行“兩(liang) 在兩(liang) 同”建新功行動,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在黨(dang) 員活動園地,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李雙江和黨(dang) 員教師一同研討黨(dang) 建與(yu) 業(ye) 務如何融會(hui) 貫通。“我們(men) 堅持將黨(dang) 建工作與(yu) 學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黨(dang) 的新思想新理論對學科建設的引領作用。”2022年,該學院黨(dang) 總支入選首批江蘇省黨(dang) 建工作標杆院係。

  “學院不斷挖掘生物學科中蘊含的紅色教育資源,致力於(yu) 將學科發展史、新時代生態觀、雙碳國家戰略等,以豐(feng) 富的形式融入思政教育和教師教學科研當中。”生命科學與(yu) 化學化工學院教工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晗表示,支部發揮組織優(you) 勢,積極為(wei) 學科發展注入新動能,獲首批“全國黨(dang) 建工作樣板支部”稱號。

  江蘇第二師範學院黨(dang) 委大力推進黨(dang) 支部提質增效,聚焦中心任務,助力學科發展。近年來,學校新增“漢語言文學”“地理科學”等5個(ge)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zhuan) 業(ye) 建設點,以及“計量經濟學”“兒(er) 童文學”等5門國家級一流課程。

  江蘇第二師範學院積極響應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號召,主動麵向鄉(xiang) 村,集聚資源、技術和人才優(you) 勢,與(yu) 屬地村社黨(dang) 組織結成黨(dang) 建共建合作單位。2019年6月,學校14個(ge) 二級學院黨(dang) 總支分別與(yu) 南京市溧水區石湫街道14個(ge) 村社黨(dang) 總支簽署了黨(dang) 組織共建協議,四年來,常態化聯合開展主題黨(dang) 日活動385次,特色誌願服務覆蓋6501人次,聯合開展黨(dang) 員理論學習(xi) 187次,理論宣講覆蓋7401人次。

  “我們(men) 要將‘躬耕教壇、強國有我’鐫刻於(yu) 心、付諸行動,深入探索黨(dang) 建與(yu) 事業(ye) 發展深度融合、以高質量黨(dang) 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方法路徑,薪火相傳(chuan) 培養(yang) 大國良師,更好地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貢獻綿薄之力。”江蘇第二師範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王魯沛說。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20日 08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