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鹽堿地 打造新糧倉
河北黃驊市舊城鎮仙莊片區——
改良鹽堿地 打造新糧倉(cang)
本報記者 邵玉姿
河北省黃驊市天寶麵粉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內(nei) ,一排排淺綠色的“高方篩”來回擺動,一粒粒細小雪白的麵粉顆粒從(cong) “篩”間“流淌”下來。
生產(chan) 車間一旁是公司的麥倉(cang) ,儲(chu) 滿新收的旱堿麥。“今年我們(men) 從(cong) 全市收購了1萬(wan) 多噸,其中400多噸來自舊城鎮仙莊片區。”公司副經理於(yu) 金行介紹。
豐(feng) 收來之不易。
黃驊市地處渤海之濱,耕地以中度鹽堿地為(wei) 主,且季節性幹旱嚴(yan) 重,春季積鹽高峰期土壤鹽分含量最高可達2%。地薄出糧難。“以前旱堿麥畝(mu) 產(chan) 最多一二百斤。要是趕上年景不好,顆粒無收,連麥種錢都收不回。”楊東(dong) 進說。老楊是仙莊片區後仙莊村村民,種了30多年旱堿麥。
如何做好鹽堿地特色農(nong) 業(ye) 這篇大文章?
改良鹽堿地,培育好種子……近年來,當地與(yu) 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研發推廣捷麥19、滄麥6002等抗鹽堿優(you) 質小麥種子,推行秸稈粉碎深翻還田、微溝播種等田間管理技術,廣闊鹽堿地逐漸成為(wei) “新糧倉(cang) ”。
今年6月,楊東(dong) 進家20畝(mu) 旱堿地麥田喜獲豐(feng) 收。“平均畝(mu) 產(chan) 500斤,產(chan) 量最高的每畝(mu) 超過600斤。”楊東(dong) 進說。
數據顯示,今年黃驊市旱堿麥單產(chan) 達240.1公斤,比去年增加7.9%,全市總產(chan) 量達14.64萬(wan) 噸,較上年同比增長近兩(liang) 成。
產(chan) 量提高,產(chan) 業(ye) 鏈不斷延伸。“種與(yu) 用都是大文章。”黃驊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局局長聶晶說。“和麵不粘手、韌性強,做成麵食麥香濃鬱、口感筋道。”於(yu) 金行介紹,經過初篩、次選、打麥、去石、風選、著水、潤麥、淨麥等環節,旱堿麥“變身”為(wei) 各品級麵粉、麩皮、次粉等產(chan) 品銷往各地。
目前,黃驊市有較大型麵粉加工企業(ye) 20家,形成集訂單農(nong) 業(ye) 、收儲(chu) 中轉、麵粉加工、食品生產(chan) 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旱堿麥全產(chan) 業(ye) 鏈。
購買(mai) 良種、檢修農(nong) 機……眼下,仙莊片區又將迎來新一輪旱堿麥播種季。“今年我打算擴種到32畝(mu) ,來年肯定還豐(feng) 收。”展望未來,楊東(dong) 進信心滿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