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觀天下 促交流謀發展
登泰山觀天下 促交流謀發展
——中外嘉賓齊聚泰山共話文旅交流合作
初秋時節,萬(wan) 物漸豐(feng) 。泰山山間舒爽宜人,雲(yun) 海湧動宛若仙境,滿目蒼翠充盈眼底。近日,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山東(dong) 省文化和旅遊廳、泰安市政府共同主辦的“登泰山觀天下”第三十七屆泰山國際登山節暨中外文化旅遊交流活動在泰安舉(ju) 辦。近500名中外嘉賓齊聚泰山腳下,以山為(wei) 媒謀求文旅交流合作。
登岱頂 領略山川秀美
拾級而上,精彩不斷。中外嘉賓在導遊的講解下,一路爬、一路看。古人祭天告地、傳(chuan) 教授經、登攀覽勝而留下的珍貴曆史遺存,泰山的絕美自然風光與(yu) 深厚的人文底蘊,給中外嘉賓留下了深刻印象。
沐浴著清晨的陽光,在風景如畫的自然風光中,津巴布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讚斯坦利·班達說:“這次泰山之旅非常開心。我將把泰山美景分享給家人朋友,希望津中兩(liang) 國繼續加強文旅交流合作。”
泰安熱情好客的人民以及厚重的曆史文化給泰國駐青島總領事館總領事王玉君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表示,此次活動是一個(ge) 良好的開端,泰中兩(liang) 國應進一步加強交流互鑒,共促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泰山國際登山節自1987年首次舉(ju) 辦以來,經過36年的接續發展,一屆一創意,一步一登攀,為(wei) 文旅業(ye) 界搭建了互相交流探討、展示自我風采的平台。
泰安市市長李蘭(lan) 祥表示,近年來,泰安提出全力打造泰山文化旅遊發展新高地的目標,出台《促進文旅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獎補政策》等政策措施,大力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今年暑期,泰山客流量保持高位運行,7月20日至8月16日,短短26天時間,遊客接待量達100萬(wan) 人次。”
“這次旅行收獲頗多,欣賞到了泰山壯麗(li) 的風光。作為(wei) 旅遊城市,如何在保持自然環境不被破壞的前提下,吸引遊客走進來、留下來,當地的經驗值得我們(men) 學習(xi) 借鑒。”巴西伊瓜蘇市旅遊和戰略項目局局長安德烈·阿利亞(ya) 納表示。
山東(dong) 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王春生表示,泰山國際登山節有效助力了泰安文旅資源優(you) 勢向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的轉變。“借助這一平台,泰山豐(feng) 厚的人文資源和精美的自然資源走向海外,促進了中外交流合作,推動了泰安經濟社會(hui) 發展。”
“會(hui) 當淩絕頂,一覽眾(zhong) 山小。”登上岱頂,秋意更濃。在層巒疊嶂、青山起伏間,中外嘉賓們(men) 靜觀雲(yun) 霧茫茫,聆聽誦經聲聲,祝禱國泰民安……
觀汶水 解碼文脈源長
一個(ge) 城市的曆史遺跡、文化古跡、人文底蘊,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
6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在齊魯土地發祥。活動期間,中外嘉賓們(men) 走進大汶口遺址博物館,開啟“海岱曙光”穿越千年文明之旅,觸摸汶河時代脈動,感知古老文明力量。
黃河下遊有一條最大的支流——大汶河,此流域氣候濕潤、降水充沛,大汶口人在這裏依河而居,磨石為(wei) 刀,敲蚌為(wei) 鐮,采集漁獵,刀耕火種。博物館內(nei) ,陶器、玉石裝飾、紡織工具等一件件曆史遺物,生動展示了大汶口人的原始生活,吸引中外嘉賓駐足觀看。
泰國清萊市副市長張財龍表示:“這次參觀收獲很多。回去後,我要把這次參觀經曆分享給朋友,讓大家都來泰安旅遊、學習(xi) 。”
紅陶獸(shou) 形壺、八角星紋彩陶豆、雙耳壺、象牙梳……中外嘉賓們(men) 紛紛舉(ju) 起手機拍照紀念。由大汶口文化衍生出的陶製工藝品、非遺花邊傘(san) 、燕子石等文創產(chan) 品精致獨特,引得中外嘉賓們(men) 爭(zheng) 相選購。
文化遺產(chan) 承載曆史文化、傳(chuan) 承燦爛文明,是推動多元文明交流互鑒、增進各國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載體(ti) 。大汶口遺址博物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博物館持續推動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資源活化利用,通過文物展陳、互動體(ti) 驗等向世界遊客展示大汶口文化的起源、發展、內(nei) 涵及其在中華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如何平衡好文化遺產(chan) 保護與(yu) 旅遊開發的關(guan) 係?在中國文化管理協會(hui) 文化旅遊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副會(hui) 長孫小榮看來,應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jia) 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並在此基礎上,推進文物活化利用,加強載體(ti) 平台建設,激發博物館活力,構建起文化價(jia) 值和經濟價(jia) 值相互依存的共生關(guan) 係。
聚合力 激蕩發展信心
在中外文化旅遊交流主題對話會(hui) 環節,中外嘉賓從(cong) 國際視野商討世界遺產(chan) 的傳(chuan) 承、保護和發展,解析泰山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影響,展望文旅發展美好前景。
針對文化遺產(chan) 保護和旅遊開發的關(guan) 係,肯尼亞(ya) 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讚麗(li) 貝卡·艾酷阿姆表示,文化遺產(chan) 的保護和利用是一個(ge) 具有全球意義(yi) 的問題,在旅遊開發過程中保護好文化遺產(chan) 至關(guan) 重要。
作為(wei) 絲(si) 路旅遊城市聯盟的代表,吉隆坡中國文化中心外籍主任助理黃燕蘭(lan) 以馬來西亞(ya) 文化遺產(chan) 保護的經驗做法為(wei) 例,講述了重視文化遺產(chan) 保護教育的必要性。她認為(wei) ,應弘揚文化遺產(chan) 的價(jia) 值,為(wei)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建設作出積極貢獻。此外,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旅遊業(ye) 需要滿足當地社區的需求、滿足越來越多遊客的需求,更要保護好自然和文化遺產(chan) 。
活動期間,與(yu) 會(hui) 嘉賓還參觀了“連通中國——國際旅遊圖片展”。約旦駐華大使胡薩姆·侯賽尼認真傾(qing) 聽講解後,興(xing) 致盎然地說:“這讓我想起了泰山山頂指示牌上寫(xie) 著的一句話,‘文明是最美麗(li) 的風景’。”
斯坦利·班達說:“旅遊合作是各國間深化理解、增進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要重視以文旅資源開發利用為(wei) 抓手,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萬(wan) 鋌表示:“下一步,結合國家入境遊促進計劃和‘你好!中國’品牌的全球推廣,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將聯合我國有關(guan) 地區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以及駐外機構,舉(ju) 辦係列主題旅遊海外推廣季活動,麵向全球展示不同風格的文旅資源,增進中外文旅交流和人文合作,促進國際旅遊市場的蓬勃發展。”
深化合作,未來可期。泰山市委書(shu) 記楊洪濤表示,多年來,泰安以泰山國際登山節為(wei) 契機,以山為(wei) 媒、謀求合作、擴大開放,匯聚四海賓朋、深化交流互鑒,有力推動了全市旅遊、體(ti) 育等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下一步,泰安將圍繞做大做強做優(you) 登山節品牌,進一步整合特色資源,堅持創新辦節理念,組織開展豐(feng) 富的體(ti) 育賽事和文旅活動,努力將泰安打造為(wei) 國際旅遊勝地。(邊鋒 宋其剛 本報見習(xi) 記者 郝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