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通過工藝測試 “千眼天珠”正式建成

發布時間:2023-09-28 10:4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北京9月27日電 記者齊芳27日從(cong)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被稱為(wei) “千眼天珠”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標誌性設備之一——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以下簡稱“圓環陣”)順利通過工藝測試,正式建成。

  “千眼天珠”建於(yu) 海拔3820米的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噶通鎮,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牽頭建設,占地麵積約1平方公裏,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它由313部直徑6米的拋物麵天線構成,這些天線均勻分布在直徑為(wei) 1公裏的圓環上。

  “千眼天珠”是為(wei) 監測太陽而建——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閻敬業(ye) 解釋,圓環陣不但能監測太陽的各種爆發活動,還能監測太陽風暴進入行星際的過程,這對於(yu) 理解太陽爆發機製和日地傳(chuan) 播規律、預測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具有重要作用。

  “要實現圓環陣的科學觀測目標,313部天線和626條接收鏈路都要具有非常好的幅度和相位一致性。”圓環陣副主任設計師、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副研究員武林介紹,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攻克了一係列關(guan) 鍵核心技術,提出了原創的圓環陣列構型和中心定標總體(ti) 方案,突破了單通道多環絕對相位定標等關(guan) 鍵技術。此次工藝測試表明,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實現了最大視場達到10個(ge) 太陽半徑的連續穩定的太陽射電成像與(yu) 頻譜觀測能力,各項技術指標達到或優(you) 於(yu) 初步設計報告的指標要求。

  本著“邊建設、邊調試、邊運行”的原則,自2022年3月起,16單元成像實驗係統就已經開始獲取太陽成像數據,迄今已積累了大量太陽活動圖像和頻譜數據。2023年3月,正處於(yu) 係統調試階段的圓環陣開展了我國首次基於(yu) 射電圖像序列的脈衝(chong) 星探測實驗,從(cong) 連續射電圖像中成功識別出脈衝(chong) 星閃爍。5月,圓環陣與(yu) 歐洲低頻陣列(LOFAR)開展了聯合觀測實驗,實現了交叉驗證。7月,圓環陣已具備連續穩定高質量監測太陽活動的能力,脈衝(chong) 星成像等射電天文觀測能力得到初步驗證,開啟了科學試觀測。

  下個(ge) 階段,圓環陣將在白天觀測太陽活動,為(wei) 太陽物理和空間天氣研究提供長時間序列高質量數據,並與(yu) 子午工程的其他監測設備開展聯合觀測。此外,圓環陣還將與(yu) 五百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中國複眼”雷達陣列、三亞(ya) 非相幹散射雷達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展聯合觀測,有望在低頻射電巡天、脈衝(chong) 星、快速射電暴和行星防禦監測預警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28日 10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