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進文體旅深度融合
遠處山峰連綿起伏,近處民居相映成趣,隨著幕布緩緩移開,一幅真實的“萬(wan) 峰山居圖”映入眼簾,引來嘉賓連連驚歎。近日,2023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hui) 開幕式現場,各地賓朋歡聚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共賞峰林奇景,參與(yu) 體(ti) 育賽事。
喀斯特峰林峰叢(cong) 、峽穀溶洞、激流飛瀑等自然地貌隨處可見,八音坐唱、布依刺繡、銅鼓文化等人文風情浸潤人心……守著旅遊資源,怎麽(me) 用好?近年來,黔西南州圍繞“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以打造國際一流山地旅遊目的地和國內(nei) 一流度假康養(yang) 目的地為(wei) 目標,以賽促旅、以會(hui) 帶產(chan) ,積極推進文化體(ti) 育旅遊深度融合,擦亮國際山地旅遊名片。今年1至8月,黔西南州接待國內(nei) 遊客2971.02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17.8%;實現旅遊總收入281.38億(yi) 元,同比增長26.25%。
以賽促旅,催生山地旅遊新業(ye) 態
9月10日,隨著一聲發令槍響,2023萬(wan) 峰林半程馬拉鬆在黔西南州興(xing) 義(yi) 市開跑,來自國內(nei) 外的萬(wan) 名路跑愛好者奔跑在萬(wan) 峰林的萬(wan) 畝(mu) 田園間;煙波浩渺,湖光瀲灩,魚肥水美的萬(wan) 峰湖吸引大量釣魚愛好者,一年一度的中國萬(wan) 峰湖野釣大獎賽已在這裏連續成功舉(ju) 辦17屆。
黔西南州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境內(nei) 遍布石溝、溶洞、伏流、湧泉、峽穀、峰林。如何持續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當地在加大生態保護力度的同時,打造具有山地特色的攀岩、垂釣、漂流、休閑露營等戶外運動項目,舉(ju) 辦了一係列戶外運動賽事。
在重大賽事推動下,當地山地騎行、山地馬拉鬆、山地越野、徒手攀岩、高空滑翔等新潮運動蓬勃發展,催生“山地+避暑休閑”“山地+生態觀光”“山地+戶外運動”“山地+養(yang) 生度假”等新業(ye) 態。“黔西南州向世界展示了貴州山地旅遊優(you) 勢,提升了當地體(ti) 育旅遊的影響力和美譽度。”貴州省體(ti) 育局局長吳濤說。
以文塑旅,豐(feng) 富山地旅遊新內(nei) 涵
走進萬(wan) 峰林旁雙生村,眼前出現一座古色古香的石基木樓,這就是布依八音堂。登樓、進堂,耳邊忽然響起高亢的布依八音演奏聲。
“旋律古樸悠揚、悅耳動聽,百聽不厭!”多次到這裏旅遊的湖北遊客張清芳最喜歡八音坐唱。作為(wei) 當地獨具特色的民族藝術,八音坐唱是雙生村“鄉(xiang) 愁集市”的精彩展示之一。在這裏,遊客可以近距離觀賞布依族風穀車、大石磨,還可以親(qin) 手體(ti) 驗紮染、蠟染等非遺項目,帶上自己參與(yu) 製作的挎包、帽子、裙子回家。村莊沿街還有民宿、小吃攤、特色餐廳,提供吃、看、娛、購一體(ti) 的貼心服務。
“濃鬱的民族風情為(wei) 黔西南州以文塑旅積澱了厚重的人文根基。”黔西南州文化體(ti) 育廣電旅遊局局長李祖平介紹,黔西南州現有國家級非遺14項、省級非遺124項。2023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hui) 舉(ju) 辦期間,與(yu) 會(hui) 嘉賓走進半月彎、布依八音堂、“鄉(xiang) 愁集市”,沉浸式體(ti) 驗山地文化、民族文化、非遺文化等,感受文旅產(chan) 業(ye) 化、市場化、品牌化融合發展。
文化豐(feng) 富旅遊內(nei) 涵,旅遊賦予文化新生。布依族八音坐唱傳(chuan) 承人韋珍說,演奏者根據迎客、送客等不同場景,可以即興(xing) 創作內(nei) 容,增加與(yu) 遊客的互動,讓獨具特色的傳(chuan) 統民族文化更加動人。
韋珍介紹,借助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當地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民族文化進村寨”等活動,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帶動就業(ye) ,助力當地村民富起來
萬(wan) 峰林將軍(jun) 橋,一條不長的“蛋炒飯街”,街上人來人往。賣蛋炒飯10餘(yu) 年的黃秀夫妻倆(lia) ,一人翻鍋炒飯,一人招呼客人。“每天能賣三四百份。”黃秀說,起初,街上的蛋炒飯店隻有兩(liang) 三家,後來旅遊業(ye) 日益興(xing) 旺,發展到現在的幾十家,幫助不少村民增收致富。
借勢發展,老村巨變。與(yu) 萬(wan) 峰林景區一山之隔的興(xing) 義(yi) 市則戎鎮納具村,是一個(ge) 有著600多年曆史的布依族古村落。2019年,興(xing) 義(yi) 市引進企業(ye) ,利用閑置房屋建設康養(yang) 小鎮,集中醫康養(yang) 、藥膳食療、智慧養(yang) 老等功能於(yu) 一體(ti) 。康養(yang) 小鎮負責人彭寧說,小鎮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年人,發展潛力巨大。
在興(xing) 義(yi) 市萬(wan) 峰林街道下納灰村一間民宿的庭院,工作人員陳英拿著清潔工具忙個(ge) 不停。“我家就在隔壁,到民宿上班,既能顧家,又有收入。”陳英說,隨著村裏的遊客越來越多,很多農(nong) 民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據介紹,黔西南州共有民宿客棧477家,直接為(wei) 2300多人解決(jue) 就業(ye) 問題。
萬(wan) 峰成林處,陽光黔西南。立足獨特資源稟賦,做強山地旅遊產(chan) 業(ye) ,黔西南州正向著打造國際山地旅遊目的地的目標穩步前行。(馬躍峰 黃 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