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村子有點“潮” 看看麥田裏長出的“藝術空間”→
好日子說不盡,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百姓富,探索農(nong) 文旅的發展之路,在陝西關(guan) 中,也有著你意想不到的精彩,“藝術+鄉(xiang) 村”會(hui) 擦出怎樣的火花呢?一起去看看。
蔡家坡村:這個(ge) 村子有點“潮”
總台記者 馬靜:彩繪雕塑、咖啡展覽,你是不是以為(wei) 來到了哪個(ge) 藝術街區?其實這是終南山下的蔡家坡村。
文藝八號公路串聯起了蔡家坡村及其周邊的藝術地標。沿著八號公路一路騎行,空氣清新、街院整潔,風格各異的藝術作品點綴在田野、農(nong) 舍和村道之間,整個(ge) 鄉(xiang) 村仿佛化身一座藝術空間。這樣的改變,源於(yu) 五年前的一次邂逅。
2018年夏天,西安美術學院的師生來到蔡家坡村,把藝術帶到了這裏,但是最初的結合並不容易,一場藝術節成為(wei) 突破口。
總台記者馬靜:從(cong) 2018年至今,“關(guan) 中忙罷藝術節”已經連續舉(ju) 辦五屆,開展藝術活動上百場。我身邊的這座終南劇場,就是蔡家坡村的群眾(zhong) 藝術大舞台。
鄠邑區文化館芳華舞蹈團團員 石美芳:這幾年演出可多了,我也經常來看別人演出,然後有機會(hui) 我們(men) 也就到這裏來經常表演。
鄠邑區文化館星冉舞蹈團團員李豔:剛開始可能觀眾(zhong) 寥寥無幾,現在有時候滿村的人,把這個(ge) 廣場所有的觀眾(zhong) 席全部坐滿,而且大家給我們(men) 報以熱烈的掌聲,讓我們(men) 越跳越有信心。
每年的“關(guan) 中忙罷藝術節”自麥收時節啟動,往往持續數月。在這期間,歌舞戲劇、民俗影展、壁畫創作、文創市集等豐(feng) 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在這裏輪番上演。
今年68歲的韓養(yang) 權大叔平時喜歡拍照。在一次鄉(xiang) 村藝術實踐項目中,西安美術學院的學生幫他在家門口舉(ju) 辦了一場個(ge) 人攝影展。
鄠邑區石井街道蔡家坡村村民 韓養(yang) 權:美院同學提出這個(ge) 想法,那是莫大的驚喜啊。
土錘咖啡館咖啡師宋迺紅:起碼就業(ye) 這問題,像我這樣的“嫂子”呀,還有這好多的年輕娃們(men) ,都不願意出門,都願意在家裏就業(ye) 。心情也特別開朗,自從(cong) 喝了咖啡還越喝越年輕。
據統計,從(cong) 2013年到2022年,蔡家坡村人均純收入從(cong) 8655元提高到20012元,增長率達到131.2%。2021年,蔡家坡村入選第三批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如今全村旅遊從(cong) 業(ye) 人員超過200人。每到周末,村道兩(liang) 邊都停滿了車,來自各地的遊客在這裏享受美食美景。
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武小川:它是一種互生的關(guan) 係,也是一種共有的關(guan) 係。我最近在總結忙罷節的模式,就是八句話——特色傳(chuan) 統,當代表達;專(zhuan) 業(ye) 品質,營建場景;多方能動,共塑業(ye) 態;共同富裕,共襄美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