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做好數實融合大文章

發布時間:2023-10-12 09:41:00來源: 人民日報

  大力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是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必然要求,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途徑,是打造國際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的戰略選擇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

  作為(wei) 以數據資源為(wei) 關(guan) 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wei) 主要載體(ti) ,以數字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wei) 重要推動力的新經濟形態,數字經濟是繼農(nong) 業(ye) 經濟、工業(ye) 經濟之後人類經濟形態的又一次飛躍。大力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是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必然要求,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途徑,是打造國際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的戰略選擇。

  當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覆蓋廣泛、技術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和光纖網絡,算力總規模世界第二,人工智能、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新興(xing) 技術規模化應用效應不斷顯現。截至今年6月,工業(ye) 企業(ye) 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60.1%、78.3%,較10年前分別提升33.1和26.4個(ge) 百分點;建成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超過240個(ge) ,工業(ye) 互聯網應用融入45個(ge) 國民經濟大類;各地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近8000個(ge) 。可以說,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的同時,數實融合的廣度深度正在持續拓展。

  也要看到,我國數實融合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比如產(chan) 業(ye) 大而不強、一些領域核心技術受製於(yu) 人、數字技術引領高質量發展的作用仍有待發揮、數據要素價(jia) 值潛力尚未有效激活等。伴隨著通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顛覆性前沿技術加速突破應用,數字技術正進入創新爆發期,與(yu) 千行百業(ye) 融合向縱深拓展,數實融合領域國際競爭(zheng) 也日趨激烈。做好數實融合大文章,已成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

  要繼續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應用。順應技術演進方向,加速構建高速泛在、天地一體(ti) 、雲(yun) 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基礎設施。加快5G、千兆光網、移動物聯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等規模部署;構建“雲(yun) 邊端”協同、“算存運”融合的一體(ti) 化算力基礎設施體(ti) 係;完善工業(ye) 互聯網技術體(ti) 係、標準體(ti) 係、應用體(ti) 係和安全體(ti) 係,探索新的應用場景和運營模式。

  要加快提升我國數字產(chan) 業(ye) 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zheng) 力。加大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關(guan) 鍵軟件等重點領域核心技術創新力度,提升基礎軟硬件、核心電子元器件、關(guan) 鍵基礎材料和智能製造裝備的供給水平,構建安全可控的技術體(ti) 係。推動算力、模型、數據等關(guan) 鍵要素創新突破,夯實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底座。

  要大力推進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有關(guan) 數據顯示,數字化改造使智能製造示範工廠的生產(chan) 效率平均提升32%,資源綜合利用率平均提升22%,產(chan) 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28%,運營成本平均下降19%,產(chan) 品不良率平均下降24%。數實融合正在為(wei) 中國製造鑄就新的核心競爭(zheng) 力。要以應用為(wei) 牽引,加強分類指導、分業(ye) 施策,探索推廣更多低成本、可複製的解決(jue) 方案,破解中小企業(ye) “不能轉”“不敢轉”“不會(hui) 轉”問題。

  做好數實融合大文章,還要激發企業(ye) 融合發展活力,構建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生態,推動有效市場與(yu) 有為(wei) 政府更好結合,提升數字治理現代化水平。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強戰略謀劃,完善思路舉(ju) 措,我國數實深度融合一定能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王政)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